激光技術自發明起,便成為了影響全球未來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其廣泛應用于軍用與民用各大領域,并有望繼續高增長。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上太空,并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探秘“月球背面”,這一創舉有賴于激光測距、激光三維等高新技術。激光技術行業的關注熱度也開始持續上漲。
福布斯上榜企業中信息技術占比22%,高新技術行業潛力巨大
福布斯亞洲最佳中小上市企業榜入選企業代表了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性企業的基準。
在編制榜單過程中,梳理了年營收在5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的亞太地區上市公司。從多達24,000家候選企業中,大約1,400家滿足了在利潤、增長、低債務方面的標準。登上榜單的200家企業在最近1個財年和3個財年的銷售額和每股收益增長都是相對最高的。
最終上榜的200家企業的確是歷經挑選,位居各行業前列。阿里巴巴、新浪在2009年曾獲此殊榮,百度公司在2010年也曾入選此榜單。
根據福布斯2018年亞洲中小企業公布的榜單,上榜企業中,信息技術行業占比22%,博得頭籌,反映了信息技術發展及研發逐漸趨于成熟,也凸顯出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活力與潛力。
利好政策持續推進,加速激光器件產業的“國產替代期”的升級
2006年開始,國家就明文提出要大力發展激光技術,明確光纖激光器及激光應用產業屬于國家重點支持項目。并陸續認證了具有優秀科技創新力、高成長性的相關企業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光庫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來,隨著激光加工替代傳統制造工藝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制造 2025”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激光技術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拓展,成為驅動制造業發展的一大核心力量。
2017年4月,科技部發布《“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針對高端制造用激光器的迫切需求,開展激光器標準建設,實現高性能激光器及核心關鍵部件的國產化與產業化;
2018年4月,工信部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提出,加快激光雷達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快科技創新……
在利好政策的引領和大力推動下,近年來我國激光器件國產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激光精密加工和微細加工技術將是發展重點,未來激光器研發將朝高智能化、高功率、高光束質量、可靠性、低成本和全固態等方向發展。
光庫科技再次上榜福布斯,光纖激光技術引領行業
繼2017年獲得“福布斯中國非上市公司最有潛力20強”后,珠海光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登上福布斯榜單。
▲福布斯傳媒副主席Christopher Forbes(左)為光庫科技代表、副總經理潘明暉頒發獎牌
光庫科技的光無源器件以優異的性能和可靠性在通訊、激光加工、航天航空、傳感探測、環境監測、地質勘探、醫療設備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通過產品的可靠性與具有科技含量的定制化服務,大大帶動了中國激光器件行業國產替代期的前進,使國內激光科技技術邁上嶄新臺階。未來光庫科技將憑借著更為出色的性價比和本地化的靈活服務,為國內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