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建立在研究團隊之前工作的基礎上,團隊由論文高級作者、應用物理教授費德里科·卡帕索領導。2017年,他們發現,量子級聯激光器中的紅外線頻率梳可用于產生太赫茲頻率,這是電磁頻譜的亞毫米波段,能以比如今的無線平臺快幾百倍的速度傳輸數據。2018年,他們發現,量子級聯激光器頻率梳也可作為集成化的發射器或接收器,有效編碼信息。
現在,他們找到了一種從激光頻率梳中提取和傳輸無線信號的方法。
與發射單一頻率光的傳統激光器不同,激光頻率梳可同時發出多個頻率的光線。這些光線之間間隔均勻,看起來像梳齒一樣。而且,在激光器內部,不同頻率的光線結合到一起產生了微波輻射。
為了發射微波信號,該設備所需的第一個東西就是天線。所以,研究人員在設備的頂部電極上蝕刻出一個缺口,創造出一個偶極子天線。接下來,他們調制頻率梳,在微波輻射(激光器使用不同頻率的光一起拍打產生)上編碼信息。然后,他們使用天線,微波從設備輻射出來,包含編碼信息。射頻信號由天線接收、過濾并發送到計算機。
研究人員還證明了激光射頻可以接收信號。他們能使用來自其他設備的微波信號遠程控制激光器的行為。
研究者表示:“這種多功能一體化的集成設備非常適合未來的無線通信。雖然距離實現太赫茲無線通信的夢想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這項研究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路線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