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論華為被禁背后隱藏的挑戰和機遇

    來源:瑞波光電2019-06-19 我要評論(0 )   

    最近產業界,乃至科技層面影響最大一件事莫過于“華為被禁”事件,5月16日,美國政府先后打出兩記絞殺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的“組

       最近產業界,乃至科技層面影響最大一件事莫過于“華為被禁”事件,5月16日,美國政府先后打出兩記絞殺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的“組合拳”。其中除了禁止所有美國企業購買華為設備的總統令,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還將華為列入了其一份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實體名單”中,從而禁止華為從美國企業那里購買技術或配件。
       而相對于那份總統令,被列入BIS的“實體清單”對華為的打擊才是巨大的,甚至有人認為若華為無法從美國企業那里購買技術和配件,會影響到5G在中國的落地進程。
          “華為被禁”事件無疑將給中國高科技產業帶來的巨大影響,這意味著中美兩國正從過去的競爭合作伙伴轉為全面競爭關系,這意味著中國正成為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作為中國最大、最強的高科技巨頭華為被絞殺,無疑是開啟了雙方大戰的序幕。


           盡管華為為這一天在研究開發、業務連續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準備,盡管海思半導體為華為的生存打造的“備胎”,終于在“一夜之間”全部轉“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從中興事件的任人魚肉,到現在華為被威脅,最大的問題在于本土供應鏈的缺失。相比中興,華為有更深的芯片研發積累和更高的國產化率,但即使如此,華為產品中仍大約30%到32%的部件來自美國。

     

       富瑞發表報告稱,若華為失去美國零件供應,基站核心芯片和高端光學產品將缺乏替代品,如FPGA芯片、射頻芯片和訊號處理芯片。軟件方面,尤以用于智能手機、電訊設備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用于設計集成電路(IC)及印刷電路板(PCB)的技術,均由美國公司主導,中國或其他地區沒有替代供應商。
        在光通信方面,來自美國的NeoPhotonics 、Lumentum、Skyworks、康寧等廠商均為其重要供應商,單單是用于EDFA里面的980nm泵浦激光器國內都無法制造,何況還有其他大量高端光通信芯片和器件。
        華為危機在短期內毫無疑問將是很難消除的,單靠華為一家來打造自己的可控生態圈,無疑是不夠的,這需要全國的產業鏈參與進來,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解脫。這需要國家層面的助力,這需要整個產業的努力,才能殺出一條血路。當然,這也將給整個通信產業、光電產業帶來巨大的需求和要求,必須盡快完成核心、高端技術的自主國產化,才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問題是,您準備好了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

    華為光學產品激光芯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