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當下宏觀環境風云變幻、時事維艱,直接影響到PE/VC、并購基金等股權投資機構、產業資本的“募投管退”各項決策,繼而對廣大新經濟公司的融資、經營產生深遠影響。
張云鵬 青橙資本 創始合伙人
嘉賓簡介:
青橙資本創始合伙人,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學士、中國科學院工學碩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融資中國》2017年度中國股權投資杰出創新人物TOP30。
2004年進入風險投資行業,從投資經理做起,十余年的積累,投資過數十個項目,陪伴過上百個項目,看過成千的項目。一直在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一直在努力變成更優秀的自己,未停歇。愛好戶外,一個人獨自騎自行車走沙漠,商學院A隊戈友,走過極地長征250公里……
主導投資的項目有:奧瑞德(600666)、達意?。?02209)、迪森股份(300335)、西隴化工(002584)、駱駝股份(601311)、科隆精化(300405)、德方納米(300769)、方邦電子(688020) 、杰普特、創鑫激光等。
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青橙資本創始合伙人張云鵬,分享其多年股權投資生涯中的投資經驗以及國內激光產業鏈初創公司的投資邏輯和行業展望。
星無限:制造業是貴司的一個重點投資領域,看了這么多項目,您有沒有一些心得或者體會可以分享一下?
張云鵬:制造業有很多企業可以做起來,但是,作為投資的話,我們還是要投資制造業里面能夠提升效率,技術門檻比較高的企業。比如以前的產線有很多技術操作人員負責零件的擺放,上下料等等,現在可以通過機器視覺或者柔性制造去解決,并且能夠大大的提高效能。
簡單來說,就是技術驅動型的制造企業,這類企業對整個制造行業有一個變革作用,也可以說是工業產業的升級,企業對整個產業有推動的作用。
星無限:我看貴司在激光領域投資的企業有好幾家,且業務發展都不錯,相信貴司在激光領域有比較深的理解,就目前國內的激光應用而言,您認為目前有哪幾種是主流的?
張云鵬:業內都把激光稱為是“最快的刀”“最亮的光”“最準的尺”,所以,激光的特性決定了激光最大的用處就是工業加工,激光加工是目前國內市場容量最大的應有用領域,且跟國內的制造領域結合最緊密。
根據激光束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理,大體可將激光加工分為激光熱加工和光化學反應加工兩類。光熱加工不是我們想象的只是簡單的切割,還包括焊接、除銹、打標、表面改性等。光化學反應加工是指激光束照射到物體,借助高密度激光高能光子引發或控制光化學反應的加工過程,包括光化學沉積、立體光刻、激光雕刻刻蝕等。
第二個是激光檢測,目前, 激光檢測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如激光干涉測長、激光測距、激光測振、激光測速、激光全息、激光掃描、激光光譜分析等都顯示了激光測量的巨大優越性。激光測量是一種非接觸式測量,不影響被測物體的運動,精度高、測量范圍大、檢測時間短,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在工業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價值。
激光在很多細分領域都有應用,比如說激光美容、激光醫療、激光唱片等。根據波長不同、激勵介質不同、功率不同,激光在醫療、商業、科研、信息和軍事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星無限:您認為激光加工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么樣的?目前的激光企業差距都在哪里呢?這些差距主要的原因您可以簡單說一下嗎?
張云鵬:從工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發展肯定是往效率最快,加工最精密,實用效果最好來發展。激光其實也一樣,未來肯定會往高功率,高光質路徑去發展,看好能夠自主生產光纖激光器核心器件的生產商以及有能力生產高功率和高光束質量兼具的連續或超快激光器的企業。這其實是行業的共識。比如說高功率,在激光在加工的過程中會變熱,會導致器件被加工以致變形,所以我們要做無損加工,就像手機一樣,越做越薄,越做越漂亮,并往輕量化發展。而這些往往離不開精密的加工方式。下游的需求導致生產環節對工具的要求高。誰的機器可以把產品加工出來精密漂亮,就用誰的,工業領域,以實用為主。
目前國內激光企業與世界領先企業差距還是挺大的,最核心最直觀的就是體現在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銷售上,我們核心模塊器件、高功率、皮秒飛秒等器件、光纖的超大功率等,還是進口的比較多。這些差距的話,不是一個點的,而是一個面的,在點上可能我們已經跟上了世界領先企業步伐,但是從面上看,我們差的還不是一點半點,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追趕。
不過國內企業也有優勢,激光制造最大的市場、最復雜的應用需求都在身邊;技術突破后也具有成本優勢。經過最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在大族、銳科、杰普特、創鑫激光等龍頭企業的帶領下,我們已經在激光切割、打標設備;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等領域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至于差距的原因,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復雜,國內的激光產業發展就比別人慢,并不是說我們就弱于別人或者怎么樣。在很多其他的工業領域也是一樣的,我們工業化進程就是比別人慢了一百年左右,雖然說我們在努力追趕,這個差距會慢慢變小。但是始終還是會有差距,這也是正常的,只是說這個差距是在未來肯定是可以彌補的。
星無限:您公司目前也投了幾家的激光企業,您能就這幾家企業跟我們分享一下,當初為什么選擇這幾家企業?或者直接一點您投資激光企業的依據是怎么樣的?
張云鵬: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上我就不再詳細闡述,基本上大家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取行業信息。
從大方向來看,作為投資機構,就是要從千千萬萬個企業找到合適的值得投資的標的,第一個是創始團隊做的事情方向是對的,并且在這個方向上的市場需求是足夠大。其次,所謂看技術壁壘有多高,其實也是看團隊的背景,一般來說,多優秀的團隊就代表了技術有多好。但是技術壁壘不是充分必要條件,還得團隊的產業化能力。技術不代表一切,我們不看好純技術團隊,做技術研究和企業經營完全是兩回事。
最好是團隊在行業內已經積累了一段時間了,在各方面也走在了行業的前面。對于企業發展來講,無論是技術,市場還是產業資源的積累,都需要有相關的完整的團隊組合。
杰普特是中國首家脈寬可調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生產制造商,開發了多款以MOPA光纖激光器相關技術及產品為核心的激光智能裝備,成功升級或替代了長期為歐美公司所壟斷的激光裝備細分市場。青橙資本在2015年11月投資了杰普特,經過4年多的高速發展,項目估值增長近十倍,公司已于2019年上半年申報科創板。
創鑫激光是國內首批研制、量產光纖激光器及首家實現光纖激光器、激光光學核心器件國產化的高科技企業,青橙資本2014年早期投資企業,也已于2019年上半年申報科創板。
青橙資本還投資了其他成長飛速的佼佼者,包括在先進工業激光技術應用及成套皮秒飛秒激光微細加工裝備系統制造領域遙遙領先的盛雄激光、激光與自動化裝備領軍企業海目星激光和從事于高功率的先進固體激光器研發的羅根激光等。
激光領域說小不小,但說大也不大。目前除了已經上市的大族激光和銳科激光,估值達到20億左右的企業不超過15家,青橙資本幸運的早期投資了其中的4家:杰普特、創鑫激光、盛雄激光、海目星激光,可以說是這個領域投資最好的機構之一。近期青橙資本會再兩個激光企業,已經到了溝通合同細節階段。一個是做飛秒激光器的,銷售已經開始起量了;一個是做激光檢測的,企業產品在下游客戶已經試用幾個月,馬上能拿到批量訂單。
光纖激光器、固體皮秒激光器、光纖飛秒激光器、皮秒加工設備、激光自動化設備、激光檢測等領域青橙資本都已經投資了行業內的領先企業,應該說完成了激光制造領域的初步布局。
星無限:我們作為FA,接觸不少的機構,認為做核心器件的企業比較好投,或者就直接說明需要尋找這一類的標的,反而對設備企業并不那么看好,您是怎么看的?
張云鵬:這個觀念我并不是很贊同。
首先,核心器件的技術含量確實比較高,但是核心器件的市場是比較小的。我認為設備企業也是比較值得投資的,國內有很多的設備企業看著沒有技術含量,但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龍頭的形成都是市場拼殺出來的,除了絕對的技術門檻,產品穩定性、質量管控、交貨及時性都是核心競爭力。
市場做大了,企業有盈利,反過來收購上游企業或者自己研發,路徑上都沒問題,因此設備企業也是有很大投資價值的。
核心零部件的投資邏輯無非就是技術含量比較高,但是一般來說,這一類的企業市場規模比較小。設備企業看起來好像行業內人士很容易攢出來,實際不是,設備企業也有高技術含量的。我們會在設備企業里面找相對有競爭力的企業,比如已經進入華為等大企業供應鏈的或者產品效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
當然所謂的核心競爭力,每家機構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求同。設備企業因為在最下游,市場容量是核心器件的十倍甚至百倍,同時也最了解市場需求,與終端客戶無逢對接,是最容易快速做大的企業。哪怕是一個設備企業只占整個市場的5%-10%的份額,它的企業規模也能達到合格上市的體量,而一個核心零部件的企業可能需要占市場30%-60%才能夠支撐合格上市的體量。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手機行業,手機品牌廠商沒有一個小企業,而類似我們投資的方邦電子等核心材料供應企業,占據了市場整體份額的大部分份額,但銷售額也達不到5億。
星無限:咱們今年的主要投資布局是怎么樣的?
張云鵬:我這邊目前主要看激光制造、機器人和精準醫療領域。激光制造主要看激光加工和職能檢測兩個方向;機器人領域主要看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精準醫療集中在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等領域,大型醫療器械和藥品不看。
還有一些新興的領域也在跟進和布局。比如商業航天我們近期投資了衛星制造企業賽德雷特、區塊鏈領域投資了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鈦云科技、AR領域投資了領先的AR基礎設施服務平臺上海視辰。所有項目都集中在科技創新、硬科技領域的早期投資。
星無限:您對我們國內的激光整體產業鏈是怎么看待的?
張云鵬:近三年國內激光行業算是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或者說是機會很大。原來我們一直在核心領域沒突破,現在無論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皮秒飛秒激光器、激光高端裝備還是激光智能檢測領域我們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早期投資創鑫激光時候感覺IPG就是這個領域的一座大山,很難追趕;現在IPG還是全球領先企業,但銳科激光、創鑫激光的大功率產品一個個量產,反而是IPG感覺到了更多的壓力。
龍頭企業銳科激光、杰普特、創鑫激光等龍頭企業帶來的財富效應,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人才進入這個領域。高功率、皮秒、飛秒等行業技術至高點也開始有突破,同時國內又具有最大的市場和最多樣的需求拉動,行業必然進入高速發展期。
消費升級就是人民群眾需要更薄的手機、更具有工業美感的產品或者性能更強大產品,這些在工業領域對應的就是加工方式的變革。因為激光本身的特性,熱損耗導致的產品變形少,是高精度產品最合理加工方式。所以我經常對同事講,激光制造很多市場是增量市場,只要技術成熟了,對原來傳統的加工方式是革命性的替代。只要社會往前發展,人民群眾就要消費升級,就需要激光制造給我們帶來更高品質產品。
過往的經驗表明很多領域國內企業從無到有,再到占據20%左右市場,然后就會進入到高速發展期,可能在四五年以內就完成國產替代,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我個人認為激光領域部分行業已經進入到了我們所說的國產替代期。隨著《中國制造2025》將多個激光新技術和新產品列入國家戰略計劃等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激光制造的整個產業鏈將迎來發展壯大的黃金時期。
公司簡介:
青橙資本2015年成立,專注于技術創新,專注于早期投資。目前旗下管理基金管理規模近10億,已投資70+企業,包括杰普特、悅動圈、創鑫激光、至本醫療、樂聚機器人、微知卓、斯坦德等優秀項目,其中1家企業被上市公司成功并購,2家企業已申報科創板、2家計劃年內申報創業板,8家企業登陸新三板,70%被投企業拿到二輪融資。
自成立以來,青橙資本先后獲得的榮譽有:
? 2016年,榮獲“深圳市金融創新獎”;
? 2017年,創始合伙人張云鵬榮獲“融資中國2017年度中國股權投資杰出創新人物TOP30”;
? 2019年,榮獲“融資中國2018年度中國最佳早期投資機構TOP30”;
? 2019年,榮獲“深圳市投資商會2018深圳新銳投資機構”;榮獲“中國深圳創投機構投資(項目)排行榜TOP30”。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