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化學所在有機光伏電池的室內光應用方面取得進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2019-09-24 我要評論(0 )   

    光伏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壽命和成本是決定其是否具有應用價值的重要指標。由于傳統晶硅電池在大規模發電方面具有巨大優勢,因此

    光伏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壽命和成本是決定其是否具有應用價值的重要指標。由于傳統晶硅電池在大規模發電方面具有巨大優勢,因此新型光伏技術走向產業化,必須依據其技術特征尋求最具競爭力的應用方向。隨著物聯網的蓬勃發展,各類分布式微電子產品得到了廣泛應用。傳統晶硅電池無法滿足電子產品的應用需求,其在室內光照條件下的光伏效率僅有2-6%,其主要原因是吸收光譜嚴重失配、且在低載流子密度下存在嚴重電荷復合效應。因此,領域內亟待發展可滿足微電子產品應用需求的新型光伏電池。

    最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侯劍輝團隊深入研究并發展了有機光伏電池在室內光下的應用。該團隊設計合成了新型非富勒烯受體IO-4Cl,與聚合物給體PBDB-TF混合,獲得了吸收光譜與室內光源相匹配的光活性層。使用2700 K的LED燈作為光源,在1000 lux輻照強度下,1 cm2電池的開路電壓達到1.10V,實現了26.1%的能量轉換效率。

    研究結果證明該OPV電池在室內光下不僅具有高的光伏效率和優異的穩定性,而且對于串聯電阻和活性層厚度不敏感。如:在室內光源連續照射1000小時后,電池仍保持其初始的光伏性能;使用大面積涂布方法制備的4 cm2電池依然可以實現23%以上的光伏效率。該團隊與瑞典林雪平大學教授高峰團隊密切合作,揭示了這類電池在降低能量損失方面的獨特優勢,并對其極限效率進行了合理預測。結果表明,OPV電池在室內光下的極限光伏效率可達50%,這意味著當前取得的光伏效率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Nat. Energy, 2019, 4, 768)。通訊作者為侯劍輝和高峰,第一作者是崔勇。

    論文鏈接




    圖:(a)光伏電池應用的決定因素;(b)熒光燈、LED燈和太陽的發射光譜;(c)PBDB-TF和IO-4Cl的吸收光譜;(d)給體材料PBDB-TF和受體材料IO-4Cl制備的器件在室內光下的穩定性;(e)刮涂大面積器件的J-V曲線;(f)LED燈下的效率預測圖。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電池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