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世界顯示大會再次確認:激光電視是最接近電視終極顯示的產品

    rongpuiwing 來源:釘科技網2019-11-25 我要評論(0 )   

    LCD、OLED、QLED、Micro LED、激光……最接近電視終極顯示的產品是什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將上述顯示技術做一個歸類。分

    LCD、OLED、QLED、Micro LED、激光……最接近電視終極顯示的產品是什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將上述顯示技術做一個歸類。分析來看,目前行業可見的顯示技術可以劃分兩類:一是對屏有高度依賴的顯示技術,二是對屏沒有依賴的顯示技術。LCD、OLED、QLED、Micro LED等都屬于前者,唯有激光顯示屬于后者。


    因此不難看出,以是否具備顛覆性創新的高度來衡量,激光電視才是最接近電視終極顯示的產品。


    這個結論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再次得以確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會長、青島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玉嶺指出,激光電視打破了電視對屏的依賴,讓顯示無處不在,并接近肉眼可見的真實,不僅是技術發展前沿的產物,最重要的是它真正給消費者帶來了實用與實惠。


    激光電視是最接近電視終極顯示的產品,并非一句夸大的口號。從技術層面來看,激光電視具備其他對屏有高度依賴的顯示技術所沒有的獨特優勢:


    一是,可以低成本獲得大尺寸臨場感體驗。發光面與成像面分離,打破屏幕局限,獲取大尺寸成本更低,是實現顯示無處不在的最佳載體。


    二是,實現大尺寸的同時兼顧健康護眼。激光電視觀看舒適度明顯優于傳統電視,適合更短的收看距離,沉浸感強,是用戶追求大尺寸和健康護眼的最佳選擇。


    三是,色彩顯示最接近真實世界。激光電視在色彩顯示技術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現有所有電視顯示方案,全色激光電視推出后,將成為最接近人眼色彩識別范圍的顯示設備。


    四是,實現高發光率的同時更加節能環保。激光電視沒有傳統電視面板濾光損失,且紅綠藍三基色可以由激光光源直接成像,無需傳統電視熒光轉化,發光效率高,100吋產品功耗約為傳統液晶電視1/3,符合用戶對節能環保的需求。


    更低成本、更好畫質、更健康護眼、更節能環保,激光電視的這四大獨有優勢讓其在各種技術不斷發展、交替或彼此取代的動蕩時期,成為最先進也最具產業化潛力的顯示技術。


    技術的先進性已毋庸置疑,那么產業化方面,激光電視的發展狀況如何呢?畢竟,一項顯示技術的成功,并不僅僅取決于技術本身,還要看整個產業生態和市場勢能能否順利建立起來。


    目前來看,激光電視的產業生態和市場勢能都已經具備。從產業生態方面看,全球激光顯示產業鏈不僅已經形成,而且正在形成合力。


    例如,在世界顯示大會之前,9月在青島還舉辦了首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TI(德州儀器)、日亞、海信、長虹、光峰、蘇寧、國美等近百家中外知名企業首次齊聚,共同推動芯片、光源、屏幕、鏡頭、整機等激光顯示產業鏈企業間的協作和創新,形成了共同推動激光顯示產業大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從市場方面看,激光電視一經問世,就處于爆發式增長狀態。從消費趨勢來看,雖然65吋以下尺寸段規模均處于萎縮狀態,但65吋及以上大尺寸段電視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預計到2023年,65吋及以上大尺寸段電視出貨量占比將增長到18%,出貨額占比將達到37%,是后續電視市場主要增長空間所在。


    已經覆蓋75吋、80吋、88吋、100吋、120吋、150吋尺寸段的激光電視,成為大屏換代消費趨勢下的最大受益者。2019年,激光電視在中國市場80吋及以上電視銷售量超過50%。


    市場的火爆得益于激光電視先進的技術,反過來也推動激光電視技術加快創新升級:2014年第一臺超短焦激光電視,2016年第一臺4K激光電視,2018年第一臺雙色激光電視,今年,海信將發布第一臺采用三基色激光光源的全色激光電視。


    五年四次技術迭代,這樣高速度、高質量的創新節奏是其他顯示技術都沒有做到的。這既凸顯出激光電視市場的火爆,也證明了激光電視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顯示技術的關鍵技術和市場主導權在日韓品牌手中不同,激光電視的產業主動權和主導權從一開始就抓在了中國品牌手中。


    這個品牌就是海信。作為一家在平板電視時代極其成功的電視品牌,海信應該說最具戰略遠見。在液晶如日中天的時候,就開始了激光電視的研發和布局。在海信的帶動下,激光電視已經從一家企業發展為一個行業,且這個新型顯示行業首次由中國來主導。


    目前,索尼、LG、長虹、創維、極米、堅果、小米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都加入到激光陣營,且規模越來越大。中國激光電視企業品牌數量世界領先,市場規模全球領先,且優勢明顯;在專利方面,中國在激光顯示產業具有行業主動權,世界上有關激光顯示方面的國際專利有600余項,中國持有100余項,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標準方面,海信是IEC國際電工委員工會激光顯示標準工作組召集人,同時也是全國平板顯示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激光顯示器件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以及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激光電視接收設備標準起草單位,激光顯示技術標準,真正是由中國在引領。


    在中國企業突破液晶面板這一掣肘因素后,日韓品牌都在積極轉型升級,持續在QLED、OLED、Micro LED等有屏的顯示技術方面深耕,以實現新的產業引領和技術壟斷。


    激光電視則完全可以打破國外廠商在現有顯示方向的技術壟斷,占據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動權,推動中國顯示產業從規模領先走向技術領先,讓中國電視產業不再受制于人,實現民族品牌的崛起。

    轉載請注明出處。

    海信激光顯示激光電視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