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企業新聞

    聯創光電“蝶變”:四輪驅動背后的“影子軍團” 炙手可熱的激光器大業

    來源:同花順財經2019-12-18 我要評論(0 )   

    上市18年的聯創光電,過去一直甚少大事,波瀾不驚。但就在2019年,特別是下半年,通過梳理聯創光電的信息可以發現大事連連。6月3

    上市18年的聯創光電,過去一直甚少大事,波瀾不驚。但就在2019年,特別是下半年,通過梳理聯創光電的信息可以發現大事連連。

    6月30日公告,修改公司章程,新增軍工事項特別條款。

    7月2日公告,成功研制了全球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涉足千億級超導領域。

    9月5日公告,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未來5

    年內戰略投入10億元,合作完成激光科研成果轉化。

    10月1日的國慶大閱兵,聯創光電貢獻了眾多通信裝備,燃起人們對萬億級軍工市場的想象

    11月26日,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共同成立激光公司中久光電,再下一城千億級市場前景產業。

    如此左右開弓,悄然間,聯創光電從一家傳統的光電企業,變身“電子、軍工、超導、激光”四輪驅動前沿高科技企業。短短一年間,聯創光電就完成了從電子、軍工兩個傳統賽道到增加超導、激光兩個新賽道的完整布局。

    如果要為2019年A股上市公司找一個年度詞做個年終總結,聯創光電絕對夠得上“蝶變”二字。因為2019的聯創光電,變化不止是量,而是質。如今面向2020,“聯創光電”似乎有點名不副實了,叫它聯創科技應該更為恰當。

    “電子、軍工、超導、激光”四輪驅動,聯創光電這次真的要“飛”

    面向2020,在全球技術一流的激光業務與超導業務的加持下,四輪驅動的聯創光電要“飛”。

    光電業務是聯創光電的第一個輪子,也是聯創光電的立身之本——聯創光電是一家集LED、線纜和軍工產業于一體的光電子企業。

    在電纜、LED、背光源屏幕、家電智能控制器等傳統業務賽道上,聯創光電摘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南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核心企業等三塊金字招牌,這本身說明,作為A股上市公司的聯創光電也是這條舊賽道上的贏家。上市近18年,該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少數擁有從LED外延、芯片、器件、模組(包括顯示、智能控制模組等)到應用產品(包括背光源、照明等)全產業鏈LED企業之一,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外延爐、芯片及器件封裝設備和測試儀器,已經形成了LED外延、芯片、器件、背光源及半導體照明光源等較完整的產業鏈和規模化生產。背光源屏幕出貨量聯創光電是全國第二,家電智能控制器細分市場聯創光電占據市場龍頭地位。

    聯創光電的第二個輪子是軍工。該公司在軍工方面根正苗紅,從歷史上看,聯創光電就一直在經營軍工業務,聯創前身是江西地區的軍工廠746廠和834廠合并而成,有著光輝出身及深厚底蘊,與軍方有長期合作關系,擁有眾多軍工業務資產。作為曾經的老國企、老軍企,聯創光電在經營軍工業務方面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從聯創光電科技園中運出去的設備、裝備,參加過歷年國慶閱兵。今年10月1日, 在70周年國慶閱兵的信息化方陣,多款電子對抗車、通信干擾車、通信車以及氣象觀測車、測繪導航車、電子檢測維修車等閃亮登場。在這其中,聯創光電貢獻了眾多通信裝備,助力國防信息化。

    超導正成為聯創光電的第三個輪子。今年8月,聯創光電披露成功研制了全球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該設備主要從事高溫超導感應加熱技術研究及感應加熱材料、設備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由此進入節能高端裝備領域。此設備據了解可解決我國包括軍用在內的各種金屬材料加工環節的諸多行業痛點,在民用和軍工高端制造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此外,聯創光電的高溫超導材料和磁體相對西部超導的中低溫超導業務,未來適用面更廣,可在電力、能源、交通、軍工等領域廣泛應用。

    高溫超導技術被喻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潛力的高新技術,將成為21世紀世界科技領域新的制高點,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地區已將其上升到戰略高度,我國也陸續發布《“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等文件,將高溫超導技術列為重點支持的前沿技術。

    剛剛激光又成為聯創光電的第四個輪子。11月26日,聯創光電與“九院十所”共同發起成立中久光電產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涉及大功率脈沖及連續光纖激光器、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光學及光電子元器件、激光系統等。作為一家軍工底蘊深厚的上市公司,聯創光電與九院十所合作,將研發光電產品與激光技術,十所發揮自身在半導體激光、全固態激光等研究領域國內領先的優勢,推進相關科研成果轉化,打造行業尖端自主可控的聯創激光產業鏈。

    11月26日,聯創光電激光子公司中久光電正式成立

    通過2019年這一系列變陣,聯創光電實現了“電子、軍工、超導、激光”等四個業務板塊的四輪驅動,以深厚的軍工背景和產品實力,疊加超導與激光所擁有的技術與產品優勢,使聯創光電完成轉型升級一夜蝶變,為接下來的起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千億產業鏈與激光產業的“江西崛起”,聯創光電核心業務劍指何方?

    面向2020,聯創光電“以正合,以奇勝”。

    上市公司的產業布局將通過電子和軍工“以正合”,而通過超導與激光“以奇勝”。

    “電子、軍工、超導、激光”四個輪子中,“電子”和“軍工”跑的是傳統賽道,但卻是長盛不衰的賽道,聯創光電始終保持著強有力的競爭力。

    事實上,自2001年3月上市以來,聯創光電一直是國內領先的LED企業。目前,公司手機平板背光已充分獲得華為的認可和重視,入選華為核心供應商的資源池中并供貨。同期,聯創光電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3D效果優異的偏光立體顯示技術。該技術利用時分法實現優異的立體顯示效果,堪與目前主流立體顯示技術——主動快門眼鏡技術相媲美。

    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聯創光電作為傳統的光電企業所具有技術實力,其傳統業務作為第一個輪子的電子,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在繼續增強,仍然構成其公司價值的基礎。

    軍工概念一直作為支撐聯創光電股價行情的中堅力量,曾經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盡管如此,

    聯創光電司在軍工業務拓展方面仍然不遺余力,以至于給人造成聯創光電突擊性“入伍”的錯覺,但梳理聯創光電的背景即可發現,該公司在軍工業務方面絕對稱的上一名“老兵”。

    聯創光電生產的設備/裝備參加過近年來的歷屆國慶閱兵。公開資料顯示,聯創光電LED光電產品、電聲產品、專用通信產品自2003年就已通過國標、軍標論證。2005年聯創光電正式做出收購重組軍工產業資源的計劃,并在后期通過聯創通信等公司開展了軍工業務。

    聯創光電近年來通過整合升級發展壯大了眾多軍工業務:比如,從聯創工業園區走出來的“江西聯創特種微電子有限公司”,近年來公司的軍工類產品訂單整體穩定,陸續承擔了國家神舟飛船、長征火箭工程、嫦娥奔月等重大宇航級項目配套任務。“江西聯創電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有部分電纜產品取得軍方的認證,進入軍方采購備選目錄。“北方聯創通信有限公司”(八三四廠)是一家有著50年歷史的軍工企業。公司實現了從通信單體交換設備向分系統、系統總體的轉變,形成了指控通信、檢測維修、模擬訓練、民用專網等四大產品方向,并圍繞武器裝備信息化總體設計與系統集成,構建武器裝備信息化的核心力量和領軍團隊的核心使命,努力成為我軍信息化裝備產業基地,實現兵器行業信息技術發展,打造有抱負、有責任、受尊重的信息化領軍團隊,鑄就國際一流的信息系統供應商。

    今年7月1日,聯創光電發布2019年修訂公司章程,新增軍工事項特別條款。根據修訂章程,聯創光電接受國家軍品訂貨,并保證國家軍品科研生產任務按規定的進度、質量和數量等要求完成。修訂章程中指出,除需遵守保密、專利保護、生產許可等規定外,聯創光電發生控股股東變更、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收購等事項時,需向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審批。

    “涉足軍工領域”往往被視做工業制造型上市公司釋放出的“利好”。在投資者看來,國防工業長期增長穩健,軍工企業下游需求不會輕易受到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影響。

    因此可以看出,軍工將繼續作為聯創光電的中流砥柱,與其傳統核心業務電纜和LED一起,“以正合”作為基礎業務為聯創光電護盤,在舊賽道上跑出新業績。

    超導和激光成轉型主力,是聯創光電兩條新賽道,而這條賽道又都具有軍工背景,這正是聯創光電的“以奇勝”。

    據介紹,目前作為聯創光電下屬公司的江西聯創光電超導應用有限公司已著手打造年產200臺超導感應加熱器的基地。目前全球僅有德國和韓國各有一臺工業級超導感應加熱裝置,而這兩臺的設備分別為720千瓦和300千瓦,江西聯創光電研發的全球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則達到兆瓦級,可用于大型鋁擠壓、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金屬擠壓等。

    據介紹,金屬壓延成型行業市場潛力巨大,僅國內鋁擠壓行業存量可替代大型加熱設備已有超過4000臺,折合產值約人民幣600億。目前,這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已經得到市場認可,公司已經與中鋁集團、中國忠旺、南山鋁業、廣東鳳鋁、西部超導等鋁合金、鈦合金加工大型國有企業深度接洽,許多企業都表示有意向訂購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兆瓦級超導直流感應加熱器的示范應用、技術推廣、平臺建設等展開全面合作。

    接下來,可以預見,超導將成為聯創光電一個出奇制勝的業務增長點,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同時,聯創光電發力激光產業以實現與超導業務并駕齊驅。業內普遍預測,激光產業是個千億級的市場,但聯創光電與九院十所的合作,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將使聯創光電在技術實力上發生質變。

    資料顯示,九院即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建于1958年,是國家計劃單列的我國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產事業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在國防科研領域有著重要地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學家都曾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據九院官網顯示,九院目前共有在職員工約23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10000人,技能人員近9000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4人。

    “九院十所”即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主要從事國防尖端高技術研究,至設立以來從核技術應用電子學,到強激光和高功率微波兩項重大主題研究任務,,在激光、微波、輻射成像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為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一直擔任著我國高能激光領域國家隊的角色。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與九院十所深度合作,聯創光電將成為九院十所的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由此背后出現一支強大的影子軍團,使其技術力量再次發生飛躍。九院十所與企業這么深度的合作在九院歷史上絕無僅有,并且這種合作模式有助于后續將十所尖端的技術不斷的進行技術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促進聯創激光產業鏈的發展。

    我國將激光技術列為2006-2020期間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之一,目前主要集中在湖北、北京,江蘇,上海和廣東等省市。聯創光電依托九院十所的技術實力和關鍵技術,可望迅速改變我們激光產業的版圖,使得激光產業“江西崛起”成為可能。

    炙手可熱的聯創激光器大業,殺手級激光應用指日可待

    面向2020,聯創光電未來將全力打造以高功率激光芯片、激光器和大功率激光武器為核心產品的激光業務。

    九院十所此次授權中久光電實現產業化落地的核心技術產品是自主可控的140W LD泵浦源的批量化生產,由此形成LD 芯片焊裝、光學透鏡裝調耦合、產品老化測試三大工藝線。

    自主可控的140W LD泵浦源采用了先進的雜散光控技術、使得外殼溫度低于同類產品5C~ loc;創新設計了-體式合束技札降低了耦合復 雜性和裝調難度,有利于大批量生產的效率提升;提出了一種超低應力耐極端環境的光學耦合工藝,増強光學耦合界面環境耐受性、熱力學穩定性,有力提升了尾纖LD泵浦源環境適應性。

    尾纖LD泵浦源作為光纖激光器的核心部件,140W LD泵浦源應用于大功率疊陣激光器,使泵浦激光增益模塊以及高亮度尾纖泵浦源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超大功率半導體激光陣列的集成封裝技術,在模塊的電光效率、偏振度、發散角管控方面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除了在激光器性能指標方面的優勢外,在器件的輕量化、環境適應性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優勢,140W LD泵浦源可以做的1. 5W/g的水平,這在國際上也是排在前列的。

    該項技術的實現可打破長期依賴進口國外高性能尾纖LD泵浦源的局面,使得國內大功率激光器的自主可控發展進一步得到落地,意味著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自主知識產權、替代進口、軍民兩用的激光芯片時代真正到來。

    科技部主管的《中國科技成果》權威報道,同等性能下,體積小三分之一至一半

    具體到激光器的產品層面,中久光電將在中物院十所的技術支持下,后續生產以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線偏振光纖激光器、高能固體激光器、光束精密調控光電器件、激光驅動電源及系統設備、激光精密加工設備、激光器控制軟件等為核心產品。

    其中,光纖激光器是新一代的固體激光,具有光電轉換高、結構簡單、光度質量好等一系列的特點,目前已成為激光器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激光產業的主流群,在民用的領域它也很廣泛。民用方面,比如醫療、通訊方面,CT機、X光機都會用到高端激光,大量應用到民用市場。光纖激光器市場近年來的發展迅猛,這種勢頭在未來5-10年將繼續保持。目前,國內相關產品和國外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可靠性、耐環境適應性及小型輕量化方面。特別是針對高指標光纖激光應用的高質量尾纖LD泵浦源幾乎均被國外廠商壟斷,如美國Nlight、Lumengtum和德國DiLAS公司,存在產品禁運的潛在風險,而且價格昂貴。以進口140W尾纖LD泵浦源為例,按照目前市場價格預算,費用高達1.2-1.5萬元,這款產品國產化預計價格1萬-1.2萬,而相關市場容量也可達數億元人民幣。其他中小功率尾纖LD泵浦源市場初步測算也有數十億的市場份額。在未來3-5年,尾纖LD泵浦源市場前景廣闊。

    考慮到九院十所主要從事國防尖端高技術研究,一直擔任著我國高能激光領域國家隊的角色,而聯創光電也有著深厚的軍工背景和產品實力,通過與國家隊“九院十所”的合,開發出武器級激光器應是指日可待,未來長遠發展值得期待。

    在激光產業的市場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半導體激光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激光器市場規模較大,由2014年的42.12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56.1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5%。

    單純泵浦源市場,2018年全球工業激光器銷售收入為50.6億美元,其中光纖激光器銷售收入為26.0億美元,在工業激光器銷售收入中占51.5%。保守估計到2020年,光纖激光器僅國內市場也會有100億元左右的規模,以泵浦源為核心的半導體激光器市場樂觀。

    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中久光電已形成6條高亮度LD尾纖泵浦源批量生產線,達到月產近千套高亮度LD尾纖泵浦源的生產能力,產線同時可滿足400W以內的多單管技術構型的尾纖LD泵浦源生產需求,月產值達千萬元。后期將進一步投資擴產達月產億元級別,同時,已具備年產15000套高亮度LD尾纖封裝的生產能力。

    由于技術前沿,激光一直是高毛利行業,國內18年以來的激光板塊毛利最高可達60%,凈利也超過了30%。數據顯示,光纖激光器全球龍頭IPG 2011-2018 年公司毛利率和凈利潤率中樞分別為54%/26%。

    按單套價格1.2萬計算,比照國內外同行50-60%毛利,中久光電的單套成本約為0.5萬。目前中久光電1.5萬套的年產能已可實現1.8億的營收增量,比照國內外凈利率,由此可實現約5000萬的凈利增量。按國內目前激光板塊平均PE值50倍計算,目前聯創光電已有近25億的市值增量。

    另按聯創光電規劃,激光業務一期目標10億年產值全部達產后,將帶來約20萬的年產量,同樣按單套價格1.2萬計算,可實現約24億營收增量,由此可為上市公司創造近7億利潤增量,以目前激光板塊近50倍PE計算,可為上市公司增加350億市值。

    后續隨著九院十所相關激光技術成果的持續轉化,聯創光電將來意在發展從芯片、模塊、光源、系統集成的完整的千億激光產業鏈,由此對應的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與市值都將十分可觀。此前聯創光電已進軍千億級市場的超導領域。另一方面,聯創光電背靠萬億級軍工信息化市場。

    兩個千億級市場,一個萬億級市場,聯創光電將這兩個超牛賽道占盡,無疑正迎來高光時刻,“而今邁步從頭越”絕非難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聯創光電激光領域固體激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