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俄媒稱,俄羅斯軍事專家、《祖國軍械庫》雜志編輯阿列克謝·列昂科夫預測了俄軍武器庫在未來30年將如何進行完善。
俄媒稱,俄羅斯軍事專家近期預測了俄軍武器裝備在未來30年的發展趨勢。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日報道稱,俄羅斯軍事專家、《祖國軍械庫》雜志編輯阿列克謝·列昂科夫講述了俄軍武器庫在未來30年將如何進行完善。他在訪談中談到了高超音速導彈、激光裝置無人機、醫療機器人等。
這位專家稱,當今俄羅斯國防建設的趨勢之一是獲得和掌握高超音速制導技術。目前,俄羅斯僅擁有數種以該技術運行的戰略核力量系統,即高超音速系統“匕首”和反艦導彈“鋯石”。
列昂科夫表示:“今后這一技術將得到完善并運用到防空領域,很有可能出現使用該技術的空空或空地導彈。”
俄羅斯研制的超音速導彈(俄羅斯國防部網站)
報道援引列昂科夫的觀點指出,俄羅斯武器發展的下一個方向是完善激光技術。他表示:“俄羅斯有‘佩列斯韋特’戰斗激光發射器,這只是首款型號,今后將進行相關改進工作,包括減小尺寸、安裝更緊湊的動力裝置、增加信號功率以及推出多通道系統和各種光電偵察與目標指示系統。”
列昂科夫表示:“武器完善的下一階段還有發展機器人化系統以及陸海空無人機,它不僅將執行偵察任務,還將實現“察打一體”。說到空中領域,則將完成‘飛機+數架無人機’的組合。無人機會扮演偵察、目標指示、實施首批打擊的角色。”
在說到陸上無人機系統的發展時,列昂科夫稱,將完善火力支援系統和與醫療服務、向戰斗行動前沿供給彈藥相關的后勤系統。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在軍事預算簽字儀式上正式宣布組建太空軍的事件,列昂科夫認為,美國投注于太空軍事化,不排除太空中將出現平時扮演“監督員”、一旦戰斗行動開始則扮演“毀滅者”角色的系統。
海上系統將在偵察與探測潛艇、排布雷領域發展。列昂科夫認為,俄羅斯海軍預計會出現新一代潛艇并對海軍陸戰隊進行現代化升級。
他表示:“將出現俄羅斯第5代核潛艇,很可能這將是多用途潛艇,它將承擔諸如與水面和水下綜合體作戰的任務,并能夠對假想敵的陸上軍用和民用基礎設施目標實施打擊。”
談到陸上技術裝備,列昂科夫預測,無人作戰模塊最終將不僅在輕裝甲裝備方面取代有人模塊。他表示:“在‘阿瑪塔’上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轉化到主戰坦克上。”T-14“阿瑪塔”坦克是世界上唯一的戰后第3代坦克。無人駕駛模塊有利于減少戰斗技術裝備的乘員數量并降低人員損失。
列昂科夫認為,航空領域,第5代戰機將逐漸取代第4代戰機,第6代戰機將得到發展,它很有可能將是無人的并能夠以高超音速飛行。
報道介紹稱,目前,俄羅斯正生產第5代戰斗機蘇-57。此前,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稱,將于2020年開始向俄空天軍大規模供應蘇-57戰斗機。俄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謝爾蓋·霍赫洛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采訪時也表示,俄羅斯正在進行第6代戰斗機的研制工作。
對于電磁炮和迷你無人機這樣的更“新奇”武器的研制前景,列昂科夫并不看好。他表示:“無人機群,就是許多小型飛行器飛起并完成些什么,這是某種幻想的東西。無人機群未必能抵抗電磁輻射。”
列昂科夫補充稱:“電磁炮有一個局限。由于其特性,它們不能像彈道武器一樣射擊。對于短距離來說,電磁炮相較于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飛向目標的尾翼式次口徑穿甲彈顯得非常昂貴。在性價比上,在如此短的距離上它不是好選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