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逸飛激光冉昌林:唯有深度理解電池制造 方可推出高端鋰電設備

    來源:中國電池網2020-01-19 我要評論(0 )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產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有關機構預計到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突破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產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有關機構預計到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突破325GWh。動力電池業的蓬勃發展為產業鏈上游設備企業帶來了諸多利好,巨大的增量空間也讓我國激光焊接設備企業迅速成長起來。近日,就國內外激光焊接設備的差異化發展、補貼退坡下的降本壓力以及如何布局“洗牌期”等行業熱點話題,獨家采訪了武漢逸飛激光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飛激光”)技術總監冉昌林。


    逸飛激光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激光精密焊接裝備與自動化產線制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智能焊接裝備及智能化解決方案。2007年,逸飛激光進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激光焊接及相關應用領域,全面深入動力電池行業,創新推出了全球首條“動力電池全極耳激光自動生產線”和“柔性模組自動焊接生產線”,產品覆蓋動力電池電芯模組部件、動力電池電芯、動力電池模組、動力電池包等核心制造工藝和關鍵設備產線,并與業內多家知名動力電池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對標國際一流設備企業 國產激光焊接設備未來可期

    冉昌林表示,設備的核心差異主要表現在對終端工藝的理解能否上升到整個產品的制作過程,比如在電芯制造這一方面,對客戶的材料、技術路線、工藝路線等都要做到充分的理解,而不是簡單的功能實現。

    整體而言,目前國內激光焊接設備的工程制造能力還略遜于一些工業強國(如日本、德國等),國外設備在整個系統性上的考慮更為全面,特別是在設備穩定性、人性化設計等方面。但冉昌林也直言,當前國內激光焊接設備在功能和關鍵測試等方面已可以和國外先進技術比肩,且隨著國內設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與國外先進設備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他舉例說,逸飛激光的產品就是對標國際先進工藝技術標準,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進行技術創新,目前,逸飛激光部分產品技術指標上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其中,逸飛激光歷經十余年自主創新的全極耳圓柱電芯全自動智能生產線,已為國內多家知名企業裝配了二十多條產線。該產線技術也吸引了來自日韓和歐洲一些知名企業的關注,冉昌林透露,2020年逸飛激光將會在此方向有更大突破。


    下游“龍頭效應”顯著 設備產品須高度契合客戶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領域龍頭企業對設備生產廠商在工藝、技術標準、制作過程等方面的理解,也慢慢滲透到行業中來,并對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逐漸產生影響。冉昌林表示,選擇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標桿客戶合作,對企業自身來講也是益處良多。如寧德時代(300750)的方形鋁殼電池、國軒高科(002074)的圓柱電池、孚能科技和萬向的軟包電池,均各有其發展特點,這些頭部企業的“龍頭效應”勢必會影響上游設備企業的技術方向。


    隨著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設備迭代升級的速度也逐漸加快,這就需要設備制造企業與設備需求企業保持著充分的交流,時刻了解設備需求企業的產品需求和急需解決的難點痛點。冉昌林表示,設備是電池制造環節的工程保障,在動力電池產品結構更新、工藝創新、產品控制等環節都離不開工程設備的適配。逸飛激光的產品緊密貼合客戶的需求,并在模塊化、標準化、數字化等方面積累沉淀了大量的工程經驗和工藝數據。


    成本優化與性能提升并行 外企入局帶來新機遇

    冉昌林坦言,面對補貼退坡帶來的降本壓力,逸飛激光已提前準備了應對方案,通過標準化、模塊化批量制造,最終實現有效降本。他認為,降本絕對不能在產品品質上做文章,一個好的產品,需要經過幾代產品的技術迭代,以及多年經驗的沉淀,企業應該在優化成本的同時更多地提高產品性能。未來動力電池最大的降本空間不在材料、零部件,而在于整個工程管理過程,即如何縮短周期快速交付,為客戶生產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冉昌林強調“設備的安全、可靠、穩定大于一切”,若設備加工率低、良品率低、故障率高,則客戶的使用成本、維護成本就會增加。


    補貼退坡之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再次擴容,松下、LG化學、三星等全球知名動力電池企業也加緊在華布局。冉昌林認為,外企入局在很多方面要考慮本土化運營,這對我國鋰電設備企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他表示,近年來我國很多主流設備廠在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等方面有了顯著的進展,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國產化設備的使用率已經超過六成,且技術指標均能很好地滿足客戶需求,良好的客戶反饋和市場機制也為我國鋰電設備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冉昌林向透露,在近兩年來,很多來自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電池企業也在和逸飛激光進行深度技術交流,預計明年會有一些技術合作陸續展開。


    隨著我國動力電池業進入深度洗牌期,行業集中度也會逐步提高,未來我國主流動力電池企業數量還會進一步縮減。冉昌林認為,下游行業洗牌加劇,對于像逸飛激光一樣有著十五年制造沉淀的設備企業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產業集中度越高,相對的溝通成本就越低。但他也坦言,此舉對于根基尚淺、經驗不足的設備企業來說,想要深入發展下去還是比較困難的。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鋰電池焊接市場規模已突破36億元人民幣,激光焊接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工藝越來越受歡迎。在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的當下,激光焊接的應用場景將不斷擴大,細分產業規模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據悉,目前逸飛激光經過多輪融資,已經充分做好了技術、人才以及資金的相應儲備。冉昌林表示,隨著標準化大批量訂單的增加,逸飛激光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模塊化標準化,實現規模化生產,在交付能力和成本管控上與客戶的要求實現高度匹配,為更多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產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

    逸飛激光冉昌林電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