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激光切割控制系統市場,柏楚電子(688188)已占據半壁江山。
激光切割是指利用激光高功率密度的性質,將移動激光光束照射在材料表面,形成切縫,從而完成對加工物體切割的過程。相較于傳統切割工藝,激光切割不接觸物體、無切頭磨損、切割速度快,具有高適應性和靈活性等優勢,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金屬、塑料、玻璃等材料加工領域。
激光切割控制系統作為激光切割設備的“大腦”,決定了設備切割的精度、效率,同時也是不同品牌設備形成差異化的關鍵。
柏楚電子自2007年成立以來便專注于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開發。目前,在國產化率較高的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領域,其市場份額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在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領域,其市場份額雖然也居國內首位,但由于高功率系統90%的市場被外國企業所占據,該領域帶來的營收較少。
盡管做到了國內龍頭,柏楚電子2018年營收卻只有2.45億,與產品線豐富、技術儲備深厚的發那科、西門子等外國激光控制系統廠商相比較,規模存在較大差距??苿摪迳鲜泻?,柏楚電子能否擺脫對中低功率市場的依賴,獲得新的增長點?
中低功率市占率第一
隨著中國制造業轉向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模式,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近年來穩定增長:根據2018年中國激光產業信息報告數據,2011至2017年,中國激光設備銷售收入由117億元增長至49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27.18%。
由于激光切割設備與控制系統之間是1:1的關系,所以,激光切割設備需求持續提升,直接推動了控制系統市場規模的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加工材料不同,激光切割設備存在功率上的差異:功率越高,越適用于更厚的材質,以及對切割面紋路、粗糙度和垂直度要求比較高的材質。
在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領域,本土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進口替代:柏楚電子、維宏股份(300508)、奧森迪科(872362)三家公司市場占有率約為90%。其中,柏楚電子市場占有率約為60%,是國內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企業。

高市場占有率來源于極具競爭力的技術水平。據了解,柏楚電子具備激光切割控制系統所需要的五大關鍵技術:CAD 技術、CAM技術、NC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硬件設計技術,涵蓋了包括排版、切割、數控、調高傳感等激光切割過程所需要的全部技術。
由于具備技術優勢,柏楚電子在市場上具備定價權,其系統單價高于可比公司,因此帶來了盈利優勢:柏楚電子、維宏股份、奧森迪科三家中低功率系統單價分別為1.57萬元、0.80萬元和1.00萬元。
此外,相比于其他機械設備,激光切割設備更替速度更快:一般機械加工設備使用壽命一般在10至20年左右,因此下游客戶采購周期相對較長。而激光切割設備則完全不同,由于工藝變化快,采購周期為3至5年。
基于此,根據招股書中柏楚電子所引用的《激光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和2021年,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將分別銷售3.69萬套和3.98萬套。由此可見,雖然該設備不像2013至2018年間呈現年復合增長高達66.45%的態勢,但仍保持穩定增長。
高功率增勢顯著
柏楚電子的產品主要面向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設備,該領域收入占比超過總營收的90%。不過,目前中低功率系統整體市場雖然仍保持一定增長,但增速已經放緩,且由于該領域國產率已經非常高,市場增長空間不大。
對于柏楚電子來說,依靠中低功率控制系統業務,已經很難使收入實現突破性增長,它需要尋找新的增量市場。
事實上,隨著國產激光器的功率逐步提高,價格逐步下降,許多本土中低功率激光設備制造商正逐步進入高功率激光設備制造領域。根據激光產業發展報告,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行業增速,高功率控制系統都高于中低功率控制系統。

此外,不同于高國產率的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國產率只有目前市場的10%,主要市場被海外企業占據,比如德國倍福、德國PA、西門子等。因此,該領域國產化空間非常大。
價格上,柏楚電子也具有顯著優勢:國外企業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價格在4-15萬不等,而柏楚電子的價格為3-5萬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國產替代率低,國外產品有一定的品牌溢價。
技術上,雖然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統對技術要求比低功率高,但是柏楚電子可以利用在中低功率領域的技術優勢,推進高功率領域的技術發展。
以高工率切割設備傾向于應用的總線控制系統為例,由于該系統能更好地支持生產過程中更高的機器安全要求、遠程監控診斷需求等。柏楚電子已于2016年開始了總線控制系統的研發,并將研發成果于2017年投入市場進行使用。
目前,總線控制系統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41.45萬元,提升至2018年的530.67萬元。并且,在本次科創板募資的多個項目中,“總線激光切割系統智能化升級項目”擬投資總額位居第一。
在下游客戶方面,柏楚電子的高功率客戶與中低功率客戶存在明顯重合:大族激光(002008)等激光切割設備廠商,已經開始大力布局高功率激光切割設備市場。由于一般設備廠商會選擇統一品牌的控制系統,所以對于柏楚電子來說,剛好可以在過往中低功率系統的客戶基礎上,推廣高功率產品。
基于不斷成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價格優勢、技術優勢。報告期內,柏楚電子全部高功率控制系統業務收入分別為559.69萬元、1110.14萬元和1366.13萬元。2017年和2018年分別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98.35%和23.06%,增勢明顯。
工業互聯網助業務增值
在募投方向中,柏楚電子除了繼續加大對總線激光切割系統的研發之外,還預備進軍工業互聯網領域:開始研發“設備健康云數據平臺”和“MES系統數據平臺”。這兩類產品將分別接入激光切割設備制造商和激光切割終端工廠。
“設備健康云數據平臺”主要幫助設備制造商進行遠程設備管理,提供激光切割設備健康管理、售后管理、維修管理、備件銷售等服務。
柏楚電子選擇在該領域進行布局,主要是因為現在大多數激光切割設備尚未聯網,售后團隊無法遠程獲取工廠設備的健康狀態和故障信息,工程師需要現場對切割設備逐一進行故障排查,效率低下。
“激光切割云MES平臺”則是對激光切割終端工廠的生產過程進行管理。廠商可以利用物聯網對生產中的設備數據進行采集,并將生產過程進行數據化,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來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工業互聯網是目前熱門領域,許多企業都爭相布局,但是只有實現供需兩端的價值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以沈陽機床為例,它曾借助MES和數據中臺,以“零首付”的模式把機床租賃給客戶,按小時或按加工量收費,結算的依據就是機床運轉所傳輸回來的數據。但是這種模式帶來的弊端很明顯:設備支出大,資金回籠慢,最終導致大量壞賬。
由于有前車之鑒,大部分機床廠商不會通過工業互聯網進行設備租賃。大多數廠商所進行的設備管理都是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測,以完成對設備的運行維護。
事實上,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柏楚電子基于目前的體量以及市場環境,定位于軟件或SaaS服務提供商是現階段比較合適的道路: 不僅可以每年向廠商收取一定服務費;除此之外,當客戶希望在平臺上實現更多的功能模塊時,柏楚可以為其提供定制化的業務開發,從而拓展收入來源。
作為國內激光切割控制系統龍頭企業,柏楚電子在保持中低功率系統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將主要精力放在對高功率系統的研發和市場開發上;此外,還通過加大系統平臺建設,占領了激光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入口。
低功率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客戶積累,是公司向高功率業務延伸的基礎;激光行業多年的系統開發經驗和上下游資源,是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的前提。由此可見,對于柏楚電子來說,大力發展具備落地條件的新業務,終將沖破企業規模瓶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