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光電產業聯盟EPIC在對歐洲光電產業調研分析之后得出結論:歐洲光電行業表現良好。歐洲光電產業聯盟EPIC成員多達450個以上,其中涵蓋6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這讓EPIC的調查結果更加真實可信。他們表示:歐洲的光電行業市場生機勃勃,每年大約有100筆收購交易和若干初創公司,2019年6月在慕尼黑舉行的Lasers world of photonics清楚地展示了歐洲光電行業的實力:在近1300家參展商里,大部分是歐洲光電企業。
中美關稅問題
盡管歐洲并未受到中美貿易沖突的直接影響,但其關稅問題的爭端已觸及全球,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歐洲。
實際上,EPIC成員已經報告稱放緩了在中國的投資,包括新廠房建設計劃和暫停訂單。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太長久的話,可能會對整個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但正如EPIC總干事CarlosLee所說,對于EPIC成員而言,關稅沖突并不一定是一件壞事:一些成員的債務負擔過重,中國的經濟放緩使他們有機會在生產方面趕超,并重新調整戰略。
Carlos還認為,隨著大量歐洲的出口光電設備,現在正式擴大歐洲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的良好聲譽的好時機。為此,EPIC正在加緊努力,在全球范圍內建立橋梁并吸引其成員參與。去年,EPIC已派代表團前往新加坡和印度,并在中國和美國組織了活動。
歐洲制造業正深入利基市場
長久以來,歐洲光電產業一直在尋求更大的市場機會,如用于電信市場的光收發器或用于消費電子市場,特別是手機在內的光學元器件。然而對于較小型公司而言,想要與巨頭公司們一起在此類市場中競爭十分艱難,英特爾和思科這樣的公司主導著硅光子市場,微軟主導了VR/AR市場,因此在這些領域的增長更多是由企業并購而來。
此外,在大眾市場上,來自亞洲的競爭品占據了主導,所以越來越多的歐洲光電公司進入了各種利基市場。
微型光學器件:自由形式的晶圓級光學器件發展十分強盛,可以通過簡單的成型技術對其進行復制。在這方面,瑞士的SUSSMicrooptics成立了晶圓級光學器件制造中心,以及從生產模具開始的丹麥的NilTechnology,現已提升了價值鏈的價值,正通過電子束/UV光刻和激光寫入技術解決多種光學領域的問題。
微光學正推動著特別是汽車行業對定制高端室內照明的需求,此外引領了融合了傳感器的新一波智能照明潮流,通過將傳感器放置自由曲面光學器件旁邊,來生產更便宜,穩定和可靠的設備。總部位于亞琛的VanguardPhotonics正在使用一種稱為光聚合的工藝,以將該技術用于大規模生產。
激光制造:激光制造是歐洲一直專注的領域,波蘭的Fluence Technology等公司正在開發新一代飛秒激光器,現在,這些價格合理且可靠的飛秒激光器可以產生非常高的精度,從而對激光器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特種纖維:另一個典型增長領域是特種纖維,由瑞典的Nyfors Teknologi和GLO photonics等公司生產。這些光纖,填充有選定的特殊氣體,從而提供各種光電功能,例如超高功率脈沖激光傳輸,這些纖維對需要光學頻率基準的領域(如醫學和外科手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過程監控:過程監控是使用高光譜成像攝像機來監察從塑料,食品和飲料的制造到煉油的工業生產過程的監控機。照相機仍然體積龐大且非常昂貴是其主要問題,如何降低成本,使傳感器更小且更易于集成是其主要的挑戰。
歐洲已通過開發極其精確的光學濾鏡相機在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丹麥公司Delta Optical Thin Film開發了一系列通過沉積生產的濾光片,這些濾光片可以與電子產品集成在一起。
歐洲制造業的未來
很大程度上,大規模制造業依然會在中國延續,然而其離不開歐洲的生產設備,概念和專門知識。在本次亞洲的旅途中,EPIC技術與創新總監Jose看到了許多投入批量生產的對歐洲制造的光學器件和設備的復制品。正如他所說,歐洲光電領域的專利已從一個技術見解轉變為一臺完整的機器。
例如,由德國Achim的ficonTEC等公司開發的用于制造業自動化的機器以及愛爾蘭的廷德爾國家研究所等歐洲研發中心在智能傳感器,光通信系統和光電集成等領域所發展出的概念。
從垂直整合過渡到無生產線制造
歐洲公司開始選擇無生產線制造。正如Jose解釋的那樣,截止目前,小型公司還是傾向于在垂直集成方面進行更多的考慮,即嘗試從最初的設計到原型制作,測試,制造和包裝等所有流程都加以注視。但是,由于進入利基市場,供應鏈已經變得更加成熟和可靠,并且公司現在已經準備好與合作伙伴和供應鏈的外包流程進行合作。在這方面,EPIC正在努力將首席執行官級別的公司聯合起來,以增強對光電供應鏈的信任。
人才短缺
歐洲光電行業的現在最主要挑戰是人才短缺。因此,EPIC正計劃建立一個新網站,以容納一個招聘部門,為在光電領域提供多達1200多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