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斷傳來好消息,疫情對社會經濟的沖擊波,各行各業將會慢慢得到修復,那么,那些行業疫后對于激光行業會有發展機會?將引發行業人士的思考……
一直以來,激光加工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廣受各行業制造領域的關注。疫后復工,行業反彈對激光裝備市場需求,或“二升一降”。
醫療產品是一類與人進行直接接觸的產品,與人們的健康狀況,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醫療產品的生產標準非常嚴格,關鍵組成部分需要標注出永久性、可追蹤的標記,通過這個標記可以找到該產品的生產時間、地點、生產批號、廠商等信息。并且,醫療器械的標識打標對環保和無菌要求極高,普通的打標方式難已勝任。而激光打標一系列優異的性能能完美的滿足生物醫療領域等標記要求。
此次疫情對于整個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醫藥、醫療和和醫保的發展作用深遠,醫療器械與醫用物資需求激增,疫后,醫療機構必將加大相關產品的采購與儲備,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使用標準的提高。
汽車制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激光加工技術憑借高能量、高精度、高適應性等優勢,可以很好地解決汽車制造過程中復雜的難題。現已經廣泛應用于車身不等厚板的拼焊、車身焊接和汽車零部件焊接。采用激光技術可以提高整車性能,減輕車身重量,減少車身零件的數目并提高車身一體化程度。以汽車車身為例,采用激光釬焊可以提高焊接速度、改善焊縫外觀、減少飛濺、降低工藝成本,且焊后的車身更加美觀堅固。
從廠家、產業鏈和消費者的層面來說,本次疫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和傳統燃油車一樣非常明顯,但新能源汽車在1-2月本身就是銷量淡季,銷量一般僅占全年的6%,實際上的影響相對較小。從消費端來看,疫情會引發大家對未來出行方式的重新思考,未來可能激發人們的購車欲望。從歷史來看,非典并未對2003年的中國車市產生負面影響,反而起到了推進作用。
如今手機產品內部組件和結構變得越發精巧,也因此對焊接、切割以及打標技術精密度和電子集成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手機制造應用激光加工方式已是不爭的事實,原本5G時代的到來,給予了智能手機市場新的希望,但是疫情的發生直接導致人員流動下降和促銷活動取消,手機銷量在一季度下降在所難免。
然而,2020年的疫情相比2003年要更困難一些,目前的發病數已經超過2003年,但是從趨勢看,即便3月份基本可以控制住。這樣對手機消費的影響也可能會持續到5、6月份。手機銷量還會有幾個月的下降。而疫情消除后的反彈,可能要7、8月份。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本來總體消費就在降低,這次疫情自然會雪上加霜。中國手機消費市場在2020年總體可能出現幅度比較大的下滑。需要關注的還有,病毒不僅在中國傳播,也在海外傳播。印度和東南亞這些基礎醫療比較薄弱的國家也是比較危險的。
一旦病毒蔓延,那么影響就不僅是中國消費市場,而是全球市場。
風險中總是伴隨著機遇,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既然有可能出現好的一面那么就要積極應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