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激光陀螺儀,很多人可能會不太了解,它是一種能夠精確確定物體運動方位的精密航空儀器;雖然說它看起來非常不起眼,也只有十幾厘米的大小,但它對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尤其在國防工業和高科技飛行器研制領域,幾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直接影響所有制導飛行器的性能,對于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激光陀螺儀之所以這么重要,是因為它是現代航空、航海以及太空導航系統中判斷方位的主要依據。陀螺儀在高速旋轉下的轉軸將指向固定方向,始終不變,將此方向與飛行器軸心比對后,就可以精確得到飛機的正確方向。通過計算機計算調整仰角就從而實現了精確制導打擊;現在的飛機、飛船、導彈以及人造衛星、戰略核潛艇等裝備都不可能離開陀螺儀這種裝備,可以說誰的陀螺儀先進誰就能制造出更先進的飛行器。
其實,最早1913年法國科學家塞格尼克就提出制造光纖陀螺儀的設想,但是因為受到當時的科技水平的限制,這一設想在各國都沒有得到應用。然而隨著上世紀70年代激光技術應用的逐漸成熟,美國的一家公司才制作出全球第一臺激光陀螺儀,之后并在戰斗機和導彈等軍事裝備上試驗成功。
此后,激光陀螺儀也在美國的海陸空軍當中得到了普及,這也是美軍在上世紀80年代軍事裝備實現飛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時的美軍率先進入了精確制導時代,在海灣戰爭中大顯身手,戰斧式巡航導彈甚至創造了在同一彈孔內連續通過的記錄,陸上T72坦克只能淪為靶子。
然而,說起來我國在該技術的研究上我們起步并不比西方國家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西方各國紛紛啟動研究激光陀螺儀的計劃時,當時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也在錢學森先生的倡議下成立了激光研究室。
1971年我國激光學專家高伯龍應招入京,接到任務后的高伯龍迅速組織人員研究課題,但是拿當時國內的科研條件來說,想要搞出激光陀螺儀卻難如登天。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絕境下,高伯龍依然依靠著自己深厚的理論功底和非凡的數學能力,弄明白了激光陀螺儀的基本原理。歷經多年的研發后,1978年中國第一代激光陀螺儀試驗樣機制成。最終完全國產的激光陀螺儀也在90年代末期定性。
此時已經63歲的老教授,用自己研制的國產激光陀螺儀打破了西方數10年的全面技術壟斷,使中國成為繼美、德之后第3個掌握這種關鍵技術水平的國家,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伯龍成功研制出了全內腔4頻差動激光陀螺工程樣機,應用于東風、紅旗、長劍等一系列尖端導彈上,進入新世紀后,更是為中國的高超聲速武器崛起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沒有高伯龍院士,就沒有中國超高聲武器的崛起;當然中國之所以能夠在超高音速武器上取得領先美俄的成就,這一切也離不開40年前倡議成立激光科研室的錢學森,如今錢老40年前的預言已被應用到了東風17上。然而說起來錢學森彈道我們都知道它是創造者們嘔心瀝血才得到的智慧結晶,這也跟其創造者們強悍的計算能力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當初錢學森、高伯龍這些人沒有強悍的數學運算能力,如果中國的激光陀螺技術甚至還會落后世界,更不用說此后震驚世界的東風17導彈。
那么,錢學森、高伯龍等老一輩科研人員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數學能力呢?然而這一切還要從民國時期的數學教育說起;其實早在民國時期,中國就出了一個非常注重興趣教育的數學家劉薰宇。劉薰宇在建國前曾在國內眾多名牌大學進行過任教,相比于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劉薰宇則更傾向于開發孩子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他看來,不管什么學科,只有讓孩子產生了興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劉薰宇在書中往往會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來進行講述。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再一次講話中就對學生們說到,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叫劉薰宇的數學家,他一生寫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文章,在一次偶然機會我讀了他寫的數學書,才發現原來數學可以這么有意思,弄明白了很多之前我不太理解的數學概念。
著名數學家齊民友也曾經談到過自己學習數學時的經歷,稱在中學的時候,自己對數學也不是十分的感興趣,成績也不是很好,因此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后來在看到劉薰宇先生作品中的故事后被深深地吸引,此后自己也慢慢地愛上了數學。
著名畫家豐子愷就曾表示,自己小時候對學習數學就是非常不感興趣,但有一次在讀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之后,就覺得數學竟然這么有趣;因此他為自己這么晚才讀到劉薰宇先生的書懊悔不已。從此以后,劉薰宇先生每出一篇作品,他就讀一篇……
《數學三書》(共3冊)是劉薰宇先生專門為中小學生編寫的一部數學著作,書中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用文字的形式闡述出來,很多人因為讀了劉薰宇先生的書之后也從此愛上了數學。如果屏幕前的你還在為孩子不愛學習數學而感到苦惱,可以點擊上方小卡片來了解詳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