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北支柱產業——光電子產業的龍頭企業武漢銳科激光,在武漢解封后的短短十多天里,快速跨越到高速運轉模式,發貨值達到了8800多萬元,逼近去年同期9400萬元,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在銳科激光的應用工藝檢驗車間,十幾臺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正高速運轉。為完成積壓訂單,目前,銳科光纖激光器生產線、特種光纖生產線,以及半導體激光器生產線等十幾條生產線,已全面復工。
公司副董事長、總工程師 閆大鵬說:“我們目前非常多的訂單完不成,客戶每天打電話來,有的客戶到現場來,都是慢慢在協調,跟你發一點跟他發一點。”
但在3月6號,銳科激光剛剛恢復產線時,卻遭遇了“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一批為銳科配套的產業鏈企業,都無法開工。得知情況后,政府部門在一周內就批準了永力睿源、光奧科技等25家銳科本地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的申請。
永力睿源總經理鄧衛華說:“在這個產業里面銳科是一個龍頭企業,它也是一個帶動型的企業,因為停了兩個月,銳科的這種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我們現在整個供應已經恢復到一個很正常的狀態,我們有15%左右就有這種大批量的是給銳科在提供。”
像永力睿源這樣的供應商,銳科在武漢就有40多家,每年,銳科在光谷就地采購的產品就高達8000多萬元。根據光谷激勵政策,企業間協作配套可享專項資金支持,按采購金額的5%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2019年,銳科就獲得協作采購補貼達400萬元。
“這個很有吸引力,一個產業鏈就是咱們武漢市開發區里頭的,特別是疫情在復工復產以后,你采購我 我采購你 ,不到國外去采購 ,這是真的非常值得推廣。 ”閆大鵬說。
產業鏈動起來了,失去的時間和市場份額也要抓緊搶回來。疫情期間,銳科激光的研發工作一直在進行。隨著更低成本的激光器研發成功,就有許多企業上門尋求合作。
華工科技法利萊供應鏈總監靳倫平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這一次的合作是對他們,兩萬瓦的核心光源深度開發合作,它是屬于高功率的一個應用 ,這個應用本身市場也是非常廣的。”
加大高科技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生產,今年上半年,銳科激光計劃再招400人,對生產線的智能改造也即將啟動。
“圍繞著這個產業鏈,我們有一大批從海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我們二期投資5.6個億,爭取兩年達產以后目標是做到40個億”閆大鵬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