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500億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到西南首只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基金,上海4個1000億專項基金……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多地多支“轉型升級基金”正在發力,以穩定制造業投資,助力實體經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包括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5月26日,“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落地北京市順義區后沙峪金融商務區,總規模501億元。根據安排,這支基金將重點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方向,主要投向電力裝備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
順義是北京首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化主承載區,已培育了汽車、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了以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為基礎,臨空經濟、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架空客A350-900飛機正在進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機庫。攝影/章軻
據順義區有關方面透露,目前,金融業已成為該區的第三大支柱產業。2020年一季度,實現金融業增加值58.1億元,同比增長7.5%,占全區GDP比重為15.4%。順義擁有上市掛牌企業110余家,基金110余支,基金管理總規模近1.8萬億元,其中產業基金超過4000億元。
一個月前,重慶高新區剛引入了總規模30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支發展基金。該基金重點投資于川渝兩地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新型顯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制造業和航旅、大健康等戰略新興服務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圖為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車間。攝影/章軻
在5月15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上海已推出《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 促進產業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將啟動“4個1000億”基金,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先導產業基金;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新基建信貸優惠專項;將中長期低息貸款政策從集成電路擴大至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面向先進制造業的中長期信貸專項資金;推動園區轉型升級,設立1000億元的園區二次開發基金。
今年4月份以來,上海市已相繼發布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等系列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擴大有效投資,不斷提振投資信心,促進先導產業引領發展、傳統產業賦能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聯盛此前在中國金融新聞網上撰文稱,當前,我國產業投資基金規模巨大、關聯性強,對創新創業、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同時也存在缺乏完備的頂層設計、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未來需要厘清邊界、強化引導,依托產業、把控底線,以實現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長期穩健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民進中央一份的《關于以產業結構穩步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也稱,發揮我國產業結構完整的優勢,引導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加快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