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5月份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環比小幅上升至43.1點,但整體行業仍處于收縮狀態。
制造業PMI以50%為分水嶺,高于50%意味著行業擴張,低于50%則代表行業出現萎縮甚至衰退。數據顯示,疫情下美國各州普遍實施“居家令”并關停非必要營運,導致制造業企業蒙受巨大損失。5月份,美國制造業PMI環比上升1.6點,到43.1點,但仍遠低于50點,顯示制造業企業仍承受著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
具體來看,在分項指標中,新訂單指數環比上升了4.7點至31.8點;生產指數環比攀升5.7點,至33.2點;就業指數也上漲了4.6點,來到32.1點;庫存指數小幅上揚0.7點至50.4點,回到50點上方。同時,價格指數為40.8點,環比增加5.5點,進口指數則環比下降了1.4點,僅為41.3點。
ISM制造業企業調查委員會主席蒂莫西·菲奧里(Timothy Fiore)表示,疫情導致制造業生產活動中斷已有三個月之久,企業對近期前景態度依然謹慎。與4月份結果相同,美國制造業繼續深陷萎縮,不過收縮狀態有所改善,新訂單和出口訂單指數有所回暖,庫存指數回歸至對未來生產有利的水平。
5月,18個制造業行業中,有6個行業出現增長,包括非金屬礦產品、家具相關產品、服裝皮革制品、飲料煙草制品等。出現收縮的11個行業包括印刷相關行業、主要金屬、運輸設備、石油煤炭產品、機械設備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