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滬蘇浙皖一市三省主要領導共同發布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新成果。其中就提到要“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研究編制《數字長三角建設方案》,推進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國家級平臺建設,加快構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近年來,作為我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經濟具有高度活力的區域,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發展也漸入佳境。通過工業互聯網,不同領域、不同品類的產品被連接到一起,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也由此產生出新的經濟增長。
并聯供需兩端,為企業鏈接全球資源
工業互聯網到底怎樣顛覆未來的制造生產和生活消費?在位于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內,記者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消費體驗:先在電腦上選定一個自己喜歡的插座圖案和樣式,相關信息經后臺直達生產線,然后由無人機械臂進行定制生產,僅10分鐘后,剛才還僅僅停留在電腦上的虛擬模型就已經實實在在拿到了手上。卡奧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工業互聯網體系中,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上承載應用生態,向下接入海量設備,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載體。借助工業互聯網社群交互,用戶可以全流程、全周期參與到產品創意、研發及制造中,實現供給端與消費端的并聯,解決了大規模制造與個性化需求的矛盾,實現大規模定制。”
不過,滿足個性化用戶需求還僅是工業互聯網一項優勢。今年疫情期間,醫療防護物資的生產、物資調度緊張讓國內制造業一度面臨諸多挑戰,卻意外地給予工業互聯網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作為國內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代表,卡奧斯COSMOPlat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生態能力,緊急奮戰48小時,在1月30日年初六火速上線了“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平臺上線后,短時間內就匯聚了全球采購資源,包括中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等全球10余個國家,其中,俄羅斯、韓國等月產能千萬級以上的供應商數十家,涵蓋防護服、醫用手套、護目鏡及醫用級口罩等多個類目和產品。該平臺可解決醫療防護物資供需精準對接、快速匹配的問題,以幫助疫區需求及生產企業物資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匹配,并為政府物資調配提供數據支持,有力支撐疫區醫療防護物資保障。為響應國家關于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的號召,2月17日,卡奧斯全面升級新冠肺炎戰疫供需平臺,推出企業復工增產服務平臺,解決企業疫情防控及復工增產需求。
而在隨后的復工復產中,工業互聯網巨大的樞紐作用也充分顯現出來。為應對全球疫情爆發給國內產業鏈帶來的不確定性,由上海松江區委、區政府啟動建設的、由卡奧斯COSMOPlat提供支撐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數字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僅用時3個晝夜就于今年4月火速上線。上海松江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信息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旨在構建長三角全新的供應鏈協同制造體系,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多更廣的資源要素對接。據悉,這一集平臺創新、網絡協同制造、在線協同研發、集約采購、設備租賃與共享等公共服務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將通過發揮工業互聯網在產業鏈上下游“強鏈補鏈”作用,為企業生產運營打通堵點,讓產業鏈迅速協同起來。
在今年疫情影響下,許多企業暴露出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短板。依托工業互聯網,企業不僅可以在這個開放的生態里自由發揮創造力,還能借助平臺的力量連接全球資源,實現資源重組,從而打造不同的競爭優勢,幫助自身走出困境。
同時,不少企業還基于工業互聯網展開創新,推動自身及產業轉型升級。例如天津優貝、富士達等自行車、電動車企業與卡奧斯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牽頭打造全球首家智慧騎行行業大規模定制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海機床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云科推出了為企業提供設備運行狀態監控、機床遠程體檢等服務,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賦能。
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布局持續深入
數據顯示,去年工業互聯網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占比超過9%。進入2020年后,截止目前,這一數據已上升至11%。工業互聯網顯然已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的重要加速度。而在今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也達成了相關戰略合作協議,一市三省將共同實施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推動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和行業級、區域級、企業級平臺建設,推進長三角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集群聯動,深化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體系建設,著力培育一批優質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加強平臺對接與信息共享交換。
長三角作為占全國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的“引擎”,是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較高的地區,不僅高端制造業發達,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也呈蓬勃之勢,為工業互聯網的長足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環境。目前,依托G60科創走廊,一張工業互聯網已將上海松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等長三角九座城市串聯起來。九城各展所長,不僅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模式,還緊緊圍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上海)建設,聚焦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共同助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例如上海市松江區,是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已基本形成海爾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泰啟迪智電港智能微電網示范區、科大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基地為集群的新型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此外,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也將在松江建成。根據規劃,這座位于臨港松江科技城G60科創云廊的體驗中心,建成后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將以“工業互聯網賦能G60科創走廊,定義工業的未來”為主題,落實“應用體驗、測試驗證、產業服務、創新孵化、人才實訓”五位一體的功能,推動松江區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輸出策源地、應用體驗集中地、專業人才輸出地,通過G60科創走廊推動工業互聯網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又如杭州市,目前擁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城西科創大走廊等創新平臺,在云計算、大數據、IT基礎設施、數據整合技術的支撐下,打造1+N產業新生態,并建設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展示體驗中心,打造一個紡織服裝、機械加工等多業務板塊的綜合體驗中心,形成技術展示、參觀交流、服務對接、互動體驗、生態聚集的綜合展示體驗中心。同時,以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工業大數據領域的相關研究作為工作重點,共建工業互聯網聯合實驗室。與此同時,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小鎮在杭州余杭臨平新城核心區規劃建設,將打造面向長三角地區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聚集區。
再如蘇州市,成立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積極構建全市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從平臺、技術支撐服務和典型應用三個層面全力提升全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逐步形成具有蘇州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模式,打造“工業互聯網看蘇州”品牌,現已培育創建工信部特定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1個,國家10家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有5家落戶蘇州,共有江蘇省星級上云企業223家,省級工業互聯網資源池74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7家。
此外,合肥市,目前有3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5000戶以上企業上云改造,首創實施了智能制造“萬千百”創新工程,牽頭編制了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領域全國首個地方標準,推動萬家企業“上云”實現轉型升級,兩化融合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為加快推進長三角資本要素與科創產業鏈深度融合,上海市臨松工業互聯網創業投資基金與G60“一廊九城”工信部門(上海松江,江蘇蘇州,浙江嘉興、杭州、金華、湖州,安徽合肥、蕪湖、宣城),共同簽署了《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產業基金戰略合作協議》,將切實發揮產融結合的重要推動作用,打通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生態鏈,形成產融結合、良性互促的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G60聯席辦遴選出第二批技術實力雄厚、服務能力優秀、市場反映良好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專業服務商,并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評選出首批標桿工廠和標桿園區。經過專家評審,31家工業互聯網平臺、17家專業服務商進入第二批推薦目錄,33家工廠掛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7家園區掛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