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星之球科技 來源:Autolab2020-06-16 我要評論(0 )   

    站在發展的角度,特斯拉并沒有錯;而站在安全的角度,傳統造車也沒有錯。但造車本來就是一門生意。  畢竟人家已經是電動車的老大,而且市值還超過豐田排在了世界第一...

    站在發展的角度,特斯拉并沒有錯;而站在安全的角度,傳統造車也沒有錯。但造車本來就是一門生意。

      畢竟人家已經是電動車的老大,而且市值還超過豐田排在了世界第一。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臺灣特斯拉事故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老出事,就在最近臺灣一輛Model 3在高速公路上,無法識別翻側在行車線白色卡車,高速地撞了上去……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還記得2016年在美國特斯拉一起非常嚴重的事故,一輛Model S鉆入一輛正在轉彎的白色重卡車底。

      兩起事故都是白色的卡車。在此我們對事故的結論先拋開不說,但如果對攝影熟悉的朋友,都會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無論攝影還是攝像鏡頭,它們的自動對焦系統對著純白色的物體往往會誤判,或者猶豫不決。如果這個白色的物體面積特別大,還要在太陽的強光下,那么攝像頭可能會徹底失靈。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相機自動對焦系統對純白背景也是無能為力

      這就是攝像頭的局限性,攝像頭與人眼相比還有一個缺點是,它的成像是2D的,它無法像人眼一樣形成有空間感的3D畫面。還有在弱光下,大部分攝像頭感光度還是比不上人眼。

      零部件廠商博世曾經假設了一種場景:一輛高速行駛的摩托車在交叉路口接近自動駕駛車輛。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雷達(毫米波雷達)可能很難檢測出摩托車較窄的輪廓及其塑料材質的整流罩。而在強光照射下,攝像頭也很難清晰地捕捉畫面。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強光下的大面積白色車身,這種情況下無論對攝像頭或者毫米波雷達都可能出現錯失。但這種情況下,激光雷達就可以完全勝任。

      但前面說了,造車是一門生意。無論傳統造車提出多么充足的理由,但目前激光雷達的車型只是在實驗室階段。而現在特斯拉沒有激光雷達,看似“漏洞百出”的智能系統,卻是目前量產車中最好的系統,沒有之一。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基于攝像頭的特斯拉“自動駕駛”

      不僅如此,馬斯克在2019年初還大膽地提出他們的L4自動駕駛要用攝像頭來實現,甚至不用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

      馬斯克是一位幻想家,但其實他也是一個實用家。在創立特斯拉和Space X這些帝國之前,馬斯克是一位編程人員,指導他的商業理論的基礎中,離不開IT思維。

      學過編程的朋友都知道,編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數據結構。一句話這么多代碼,如何用最簡單、最靠譜、最清晰的思路,還要后期可維護性來建立你的數據結構。這就像收拾桌子一樣,收拾合理的桌面不僅整潔,而且能提升工作效率。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獵鷹9號火箭被設計成可回收

      所以馬斯克一些打法看起來與傳統格格不入,但背后的思路卻精明得很。例如Space X的獵鷹9號火箭被設計成可回收的,而且控制系統大量使用了民用設備,這也會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特斯拉當年造車的時候,鋰動力電池產業還不成熟,所以看上了低成本的民用18650電池。不要小看這種筆記本電腦使用18650電池,它因為滿足了大批量生產的要求,每顆電池的品質一致達到極高水平。

      說了半天,一句話馬斯克堅持不用激光雷達,原來是因為太摳——不是激光雷達不好,而是激光雷達太貴了。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博世用單目攝像頭已經可以實現AEB自動剎車

      但另一方面,攝像頭的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例如原來很多車搭載的L2級輔助駕駛的AEB主動剎車功能,必須依靠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來判斷,甚至是雙目攝像頭。但最近我們看到博世開發的單目智能攝像頭已經在AEB中應用,單一攝像頭已經可以替代以前昂貴的系統。

      另一個在攝像頭技術方面的專家,零部件企業麥格納也曾表示:未來會更多使用可視化攝影頭來解決定位問題,因為他們在這方面是強項,而且解決起來成本更低。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攝像頭解決方案會隨著技術進步而變得越來越好,將來能不能單靠攝像頭來實現L4級自動駕駛,現在誰也不敢打包票。當然肯定的是,現在靠攝像頭技術是無法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所以特斯拉那種也不能叫“自動駕駛”。

      去年在博世智能出行大會專家研討環節中,AutoLab特別針對特斯拉宣稱要用攝像頭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說法,請教了現場的專家。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裁陳黎明博士認為:“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技術路線和哲學。但是博世認為,近期需要激光雷達的。特別是談到L3自動駕駛之后,更需要冗余。”

      但看清楚了,這句話也沒有說絕對,是“近期需要”。至于未來是否需要,那真不好說。

      但為什么傳統車廠的零部件企業,包括一些研究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他們仍然堅持使用激光雷達?博世的回答是:“光靠單個攝像頭,我們認為無法實現冗余。”

      “冗余”一詞本來用得最多是IT行業的信息安全,是指對原本的單一部分進行備份,以達到增強其安全性的目的。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Auto X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測試車

      Auto X中國區技術總監潘堅偉博士也談到:“2016年Auto X成立的時候就實現了純攝像頭L4的自動駕駛。但后續卻增加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也是因為考慮到有很多功能需要冗余,在感知方面和不同的情況下,我們也需要用不同的傳感器做冗余。

      說到底,傳統造車思維是站在安全角度考慮問題。

    堅決不用激光雷達,特斯拉和傳統造車想法為什么不一樣?

    特斯拉如今已經改口不叫“自動駕駛”

      文章的最后,其實應該指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在技術上并沒有錯,錯在宣傳的方向。特斯拉早期不應該把一種并不完全成熟,還達不到L4級自動駕駛標準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宣傳成“自動駕駛”。導致了人們的各種誤解。

      但話又說回來,按特斯拉的作風,誰知道這種“錯誤宣傳”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畢竟他們火起來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斯拉自動駕駛激光雷達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