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制造業PMI連續4月位于景氣區間 全面復蘇隱憂仍存

    星之球科技 來源:北京商報2020-07-01 我要評論(0 )   

    供需兩端回暖帶動制造業PMI指數繼續位于榮枯線上。6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6月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此,制造業P...

    供需兩端回暖帶動制造業PMI指數繼續位于榮枯線上。6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6月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此,制造業PMI指數已連續4月保持在榮枯線上。這是否意味著經濟景氣度已全面回暖?業內人士表示,海外市場仍存較大變數,位于產業鏈中下游的小型企業盈利空間有限,企業相關政策紅利亟待兌現。

    據統計,6月,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4個行業PMI高于臨界點,較上月增加5個,制造業穩步恢復,基本面繼續改善。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這主要緣于供需兩端持續回暖、價格指數有所上升、進出口指數有所改善,企業信心基本穩定。


    隨著國內疫情總體穩定,制造業行業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市場需求逐步回升。數據顯示,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以53.9%較5月上升0.7個百分點。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員文韜分析指出,月內歐洲多國陸續解封,并采取措施刺激經濟,美國也在疫情下重啟經濟,而我國穩外貿政策也在持續推進,外需下滑勢頭有所緩解。市場需求整體保持回升,對經濟運行、企業經營的帶動作用有所增強。


    需求帶動下,生產端也結束連續兩月的回落勢頭,以51.4%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醫藥、有色、通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均明顯高于上月,企業生產動力有所增強。高頻指標進一步顯示,6月平均高爐開工率為70.4%,為去年下半年以來最高水平;汽車輪胎半鋼胎開工率為61.3%,同比降幅由上月的-25.3%收窄至-12.6%;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6月同比增長1.1%,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


    供需撬動產業鏈上游原材料購進與出廠價格觸及年內高點。據統計,6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6.8%和52.4%,較5月回升5.2個和3.7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加工、鋼鐵、有色等上游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高于上月,升至60%以上高位。


    然而,市場供需端提振是否意味著國內經濟景氣度的全面回暖?部分指標仍透露出當前經濟面臨的諸多挑戰。例如,雖然生產端帶動原材料出廠及購進價格回升,使得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2.1%和50.2%,比上月上升0.5個和1.4個百分點,但小型企業PMI指數為48.9%,較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連續兩月下降。


    “上游基礎原材料價格繼續保持上漲趨勢,并通過產業鏈向中下游傳導,帶動產業鏈上價格都有所上行,反映出產業鏈上下游價格協同性有所提高。”文韜進一步指出,位于產業鏈中下游的小企業成本壓力上升,吸納就業動力有所放緩,從業人員指數較5月下降0.8個百分點至49.7%。“這種情況下,應繼續落實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保障小企業平穩度過疫情期。”


    據統計,目前國內有1.25億市場主體,其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占比高達九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多措并舉,盡力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目前,已有8方面的90余項政策出臺。


    “海外經濟重啟疊加國內逆周期調控政策,下半年制造業表現可期。”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二季度海外需求大幅下滑,國內企業面臨訂單減少的窘境,但隨著歐美等國經濟重啟,海外需求有望提高;國內復工復產進度加速,前期貨幣財政刺激政策落地顯效加速,在資金和項目準備均已到位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將對經濟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帶動制造業、服務業等相關活動好轉。“但考慮到當前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和國內疫情反復,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仍位于臨界點以下,需求仍有待進一步恢復。”文韜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原材料PMI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