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堅持走全球化下制造業產業鏈耦合發展之路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2020-07-14 我要評論(0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對推動制造業升級進行部署的同時,有關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都是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代表委員對挑戰之下中國制造業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對推動制造業升級進行部署的同時,有關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都是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代表委員對挑戰之下中國制造業如何突圍也紛紛獻計獻策。的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來反全球化愈演愈烈,不過在筆者看來,無論是疫情還是貿易保護,都不能阻擋經濟全球化進程,也不可能阻斷全球制造業產業鏈和供應鏈耦合發展之路。

      
    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美國“去工業化”已經接近50年,早已有兩代美國人不愿意選擇投身制造業。美國畢業的大學生都不愿意去工廠,大量到華爾街、硅谷就業。盡管美國藍領勞動力價格大約是中國的七八倍,但依然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美國制造業工人高齡化與“斷層化”是導致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少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并沒有對制造業遷回本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據美國商會4月份在上海進行的一項會員調查結果顯示,70%的受訪者沒有因為疫情而考慮將產業鏈、供應鏈搬出中國。

      
    這些公司想留在中國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不想失去14億消費者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是中國在過去30年中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制造業和物流基地。美國商會駐中國總裁Ker Gibbs說,將公司從中國遷往美國并不像收拾行李箱抬腿就走這么簡單。對于那些在全世界尋求市場的公司來說,撤出的戰略不可能帶來長遠的回報。

      
    疫情的大流行雖然構成了“全球危機”,但這絕不是“全球化的危機”,更不是搞貿易保護主義的借口。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是人類社會市場經濟持續發展和技術不斷進步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下的制造業產業鏈耦合發展之路還要堅定地走下去。必須看到,疫情既是全球化的“?!保瑯右彩侨蚧摹皺C”,這個“機”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應對疫情需要全球化框架下各國在信息共享、技術共享以及經驗分享上的通力合作;二是應對疫情需要經濟全球化下完整制造業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支持;三是疫情帶來了全球產業鏈轉型升級的機會;四是疫情更加強了經濟全球化下醫療器械制造業的合作。

      
    就中國而言,在當前形勢下,除了積極全面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打贏這場疫情之外,還應如代表委員建議的那樣,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守好制造業優勢,不斷拓展新空間。具體而言,首先,應繼續堅持走經濟全球化下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眼下必須統籌兼顧傳統制造業與先進制造業的關系,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要推動傳統制造業內部升級改造,破解“中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推動其從低端走向中高端。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其次,要按照全球化布局,堅持高度分工、全球協作、鏈式生存,在“專精特新”上多下功夫。中國制造業企業要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應用新技術,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相結合,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實用技術相結合。再次,中國的制造業要早日實現智能制造。制造業企業要順應趨勢,加快推動中國制造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這不僅可以有效應對各種風險,而且能夠幫助中國制造業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升級轉換,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從而為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正常運行貢獻中國力量。另外,還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達產,暢通產業、市場以及經濟社會循環,積極加強國際產業鏈協調合作,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共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產業鏈美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