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綜合優勢突出,江蘇制造業發達,浙江數字經濟領先,安徽創新活躍、生態資源良好。”,在9月3日舉行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合作論壇上,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智能制造協會會長、長三角智能制造協同創新發展聯盟輪值理事長徐洪海指出長三角三省一市制造業協同發展的各自優勢。
“在全球智能制造發展格局中,中國的制造業仍處于第二梯隊,未來智能制造將成為保持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源動力。”徐洪海表示,全國五大城市群主導高端制造業、服務業相比,長三角制造業集中在中低端制造業。未來長三角若想實現合理分工,提升自身獨特競爭力,提高創新能力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長三角智能制造聯動發展總體目標聚焦國家智能制造制造發展戰略,成為世界級智能制造集群地。”他說。
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制造強國的目標。長三角地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是我國制造業最發達、智能制造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且制造業轉型升級要求高,自動化,數字化程度高。《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上海積極發揮龍頭作用,浙江發揮數字長江優勢,江蘇推動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安徽打造承接產業優選地,四地共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發揮各自優勢推動長三角智能制造協同發展?對此,徐洪海提出探索智能制造協同創新機制,共建長三角地區智能制造協同創新網絡和服務平臺,培育增長新動能;共推長三角地區智能制造“十百千萬”工程,合力打造長三角地區重點產業供應鏈協同體系,加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5G等新技術在制造業應用,促進長三角智能制造標準一體化發展,共建產業鏈等建議。
記者了解到,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九城協同開放新格局,加快培育九城的開放領域合作,服務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開放型經濟發展,助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松江背靠上海科技創新優勢資源,成為向東承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和先進制造功能、向西輻射江浙皖腹地的樞紐和要沖。松江致力于打造G60科創走廊,G60科創走廊產業精準定位于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智慧安防、新材料等“6+X”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圍繞G60科創走廊建設,松江區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全力推進G60科創走廊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引領示范區的重要引擎。
論壇圍繞“科創+產業”戰略定位,發揮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的聚合效應和聯動優勢,匯聚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沿線的領先企業、權威機構、卓越領袖與前沿專家,共同探討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新技術賦能制造業、智能工廠與數字化轉型、長三角G6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等內容,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大會舉行了開幕式、主論壇和3個主題論壇,同期安排了制造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的展覽展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