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登上央視的“中物院”,到底有多厲害?

    來源:騰訊網2020-09-21 我要評論(0 )   

    撰文 | 余暉在“科學家座談會”結束后,有不少新聞都與科技有關。最近,有兩則來自四川的消息引起了政知君的關注。一個是9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

    撰文 | 余暉

    在“科學家座談會”結束后,有不少新聞都與科技有關。最近,有兩則來自四川的消息引起了政知君的關注。

    一個是9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四川綿陽調研,實地考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另一個是9月18日,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開幕式在成都舉行。

    背后,都有共同的主題。

    “中國唯一的科技城”

    提到四川,很多人都會想到綿陽。

    綿陽,古名“涪縣”“綿州”,后因城址位于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是四川第二大經濟體和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

    據官網介紹,綿陽還是我國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14所,“兩院” 院士28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3.7萬。

    據央視披露,這次在四川,劉鶴實地考察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即大名鼎鼎的“中物院”。

    △截圖自中物院官網

    “中物院”到底有多厲害?

    據官網介紹,中物院的使命和目標是,推動國防尖端武器及其科學技術持續發展,確保我國戰略威懾力量始終安全、可靠、有效。

    研究領域包括物理學、力學與數學、化學與材料、信息科學與電子工程等,物理學領域,包括沖擊波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核物理、爆轟物理、計算物理、軍控物理等。

    政知君了解到,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曾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其中于敏、王淦昌、鄧稼先等曾經先后在該院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

    就在9月11日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還曾特別提到“兩彈一星”精神。

    他說,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的結果。

    “從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到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杰出科學家,都是愛國科學家的典范?!?/p>

    習近平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高層對綿陽科技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在昨天的報道中,央視還披露,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綿陽科技城的建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綿陽科技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科技城發展寄予殷切期望。

    前一段時間,政知君曾介紹過各方對科技發展展開了一系列的布局。

    比如開路先鋒是“長三角”,再比如中科院明確“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另外,其他省份也在加緊布局。

    政知君注意到,9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湖北武漢調研時,特別去了華為武漢基地、長江存儲等企業,考察硅光芯片、存儲芯片等研發生產情況。

    韓正提到,要加大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應用力度,提升產業集成水平,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增強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這次的央視報道顯示,四川尤其是綿陽也是高層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

    這次在綿陽,劉鶴要求,科技城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大力發展先進適用技術,全力保障國家重大項目建設。

    劉鶴提到:

    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支持衛星導航、信息安全、智能裝備制造等高技術產業化發展

    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比較好的科研組織和管理模式,營造科研創新的良好生態,搞好職務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改革試點,探索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

    高度重視領軍人才的作用,用好青年人才,聚集各方面人才,鼓勵大膽探索、敢于質疑、認真求證、久久為功

    劃重點:衛星導航、信息安全、智能裝備制造、職務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改革試點、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

    據《四川日報》報道,9月18日,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開幕式在成都舉行,130多位院士應邀出席,為四川創新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

    在這次開幕式上,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提到,“四川是一片崇尚創新、富于創新的熱土,黨中央對四川創新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明確把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目標定位之一”。

    他希望,科技界、企業界朋友能“繼續把目光聚焦四川、把創新資源投向四川、把科技成果轉化在四川,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大力量,攜手開創院地院企緊密合作、產學研用一體發展的新局面?!?/p>

    多說幾句。

    這次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出席,這是公開報道中,他首次以新身份亮相。

    高鴻鈞,男,漢族,1963年生,安徽人。博士,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高鴻鈞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實驗研究,先后榮獲德國洪堡研究獎、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科技獎項。

    資料 | 中物院官網 央視 新華社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物院原子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