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疫情反彈難阻全球制造業景氣度復蘇之勢。
在西方,部分上月出現萎縮的國家重新擴張,但部分分項數據出現下降仍需引起足夠重視。
中國經濟繼續一枝獨秀連續擴張7個月,日韓繼續保持著較好復蘇趨勢,東盟國家則出現惡化。
盡管全球整體制造業和經濟繼續回升,但在多國疫情出現反彈、部分國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美矛盾沒有出現明顯轉機、特朗普總統感染以及美國大選日益臨近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制造業和經濟的復蘇能否持續仍需觀察。
美國:制造業放緩,新訂單指數大降存隱憂
雖然連續4個月擴張,但美國9月ISM制造業PMI增速放緩,并不及前值及預期。其中,新訂單和產出兩大分項指數分別出現7.4和2.3個百分點的下降,結束了此前的5連漲,表明需求和供給兩端恢復受到一定阻礙,成為了拖累9月PMI擴張放緩的主要因素。但就業指數上漲3.2個百分點,雖然連續14個月萎縮,但卻是2019年7月以來最接近榮枯線的一次,表明制造業就業的下滑程度進一步好轉。此外,外需的回暖使得新出口訂單繼續改善,但進口訂單的下滑表明內需出現一定波動。
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訂單指數出現大跌,往往意味著未來產出和就業的表現將轉漲為跌或者繼續下跌,從而最終到影響整體制造業PMI的表現。事實上,美國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就急于重啟經濟,雖然在表明上連續數月取得了數字方面的改善,但隱憂尚存。隨著近期二次疫情的全面爆發,將有效需求不足的劣勢再次放大,導致9月新訂單和進口指數均出現下滑。
四季度,隨著美國政府用于幫助企業和數百萬失業人員的資金即將耗盡,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談判陷入僵局,疫情反彈,美國大選臨近以及中美關系的持續惡化,美國經濟從衰退中復蘇的勢頭正在減弱,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正在加劇。制造業PMI進一步回落可能性較大。
歐洲:衰退國家重新擴張,疫情反彈仍需警惕
歐元區9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錄得53.7,高于前值,并連續3個月擴張。分項指數方面,生產實現了自2018年初以來最大的季度增長,訂單和出口增長也進一步加快,表明需求得到了顯著加強。主要成員國法國和西班牙9月重回擴張區間,充分顯示了整個歐洲地區經濟復蘇的勢頭進一步增強。由于企業普遍對未來一年的前景的樂觀情緒回到2018年初貿易戰升級前的高點,預示未來幾個月的增長可能會繼續擴大。盡管如此,歐元區整體失業率仍然呈現出上升趨勢,且部分國家疫情反彈程度較為嚴重,仍需值得高度警惕和關注。
歐元區生產的強勁增長主要得益于最大成員國德國的產量快速激增。德國9月制造業PMI終值錄得56.4,創2018年10月以來新高。其中生產占歐元區9月份整體擴張的一半左右。由于防控得力,德國并未出現疫情大幅反彈的情況,因此德國經濟和生產恢復明顯加快,內部需求持續改善,以中國為主的外部需求持續激升,推動德國成為歐洲經濟復蘇的第一動力。
法國9月制造業錄得51.2。雖然疫情反彈較為嚴重,但9月份生產恢復較快,外需回暖促使新訂單增長,失業率也有所緩解,推動制造業整體重回擴張區間。但疫情仍然是今后幾個月制造業能否持續恢復的最大威脅。
英國9月制造業升值54.1,連續4個月擴張。隨著國內和海外市場的崗位增加,產量和新訂單都有所增長。同時,更多的企業在關閉后重新開業,也使得員工從臨時裁員中恢復工作。但疫情和脫歐等問題仍然給制造業和經濟的持續恢復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日韓東盟:日韓恢復較好,東盟出現惡化
日本9月制造業PMI錄得為47.7,雖然連續17個月萎縮,但繼續較前月改善。包括新訂單指數在內的許多指標下降速度為1月份以來最慢,就業情況也出現明顯好轉,為4個月以來“最溫和”。與第二季度疫情最嚴重時相比,經濟狀況由較大改善,企業信心也升至兩年多來最高水平。
韓國9月制造業繼續創今年1月以來新高,但仍連續9個月低于50榮枯線。多項指數持續改善,其中生產指數年內首次擴張,新訂單指數降幅繼續收窄。企業對于未來12個月的生產較為樂觀。
東盟9月制造業PMI錄得48.3,萎縮幅度較上月有所加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廠產出再度下降,訂單量連續第7個月下降以及新增出口訂單則繼續顯著下降。積壓工作量繼續大幅減少,企業進一步削減了員工數量。
中國:小企業時隔3個月重回擴張區間
9月制造業PMI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5,創六個月新高。其中,小企業制造業PMI回升2.5個百分點至50.1,時隔三個月重返景氣區間。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7個行業PMI位于臨界點以上,制造業景氣面較上月有所擴大。9月制造業呈現出以下四大亮點。
一是供需兩端同步回升。消費、基建投資等需求繼續恢復,企業生產和采購意愿增強,高頻指標顯示高爐開工率高于2018和2019年同期水平,表明供需互動更為積極,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高,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4.0和52.8,分別高于上月0.5和0.8個百分點。
二是進出口指數年內首次升至臨界點以上。數據顯示,疫情的反彈并未影響到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蘇,9月美歐制造業PMI初值均處于擴張區間。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不斷落地生效,加之國際市場需求繼續回暖以及國內市場需求的持續,制造業進出口進一步改善。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0.8和50.4,分別高于上月1.7和1.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
三是小型企業PMI重返擴張區間。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5,50.7和50.1,其中小型企業6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景氣回升既有制造業傳統生產旺季到來的利好,也得益于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紓困幫扶政策。
四是部分重點行業景氣回升加快。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為54.5和53.0,分別高于上月1.7和0.3個百分點,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帶動作用有所增強。另外,隨著國慶中秋雙節的臨近,假日消費效應有所顯現,消費品行業PMI升至52.1,高于上月1.7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3.7,比上月上升2.9個百分點,表明相關企業產品訂貨量增長加快。
此外,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5月環比上升,并回到2018年5月以來的高點,表明制造業企業對于中國經濟的前景較為看好。
免責申明:
本報告由植信投資研究院撰寫發布。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植信投資研究院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何保證。
本報告僅為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預測。該觀點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在不同時期,植信投資研究院可能會發布與本報告觀點和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