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發布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9萬億元,同比多增2047億元。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69.3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
從貨幣供應看,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6.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5 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0.23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個和4.7個百分點。
數據還顯示,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0.07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9.6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01萬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貸和社融增速合理增長,還沒到偏快增長的狀況。”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當日的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宏觀杠桿率會出現階段性上升。當前面臨特殊情況,宏觀杠桿率提升適應宏觀政策,是支持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的一個體現,應當允許宏觀杠桿率階段性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
阮健弘表示,二季度中國GDP增長已經實現了正增長,預計三季度GDP增速會進一步提升,這也為未來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觀杠桿率水平創造了條件。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員李彥森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9月新增貸款明顯超季節性水平。從分項上看,居民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均略超季節性水平,與9月消費的復蘇和強勢的房屋銷售表現一致;企業短期貸款基本平穩,符合季節性增長;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出現明顯超季節性的強勢表現,表明無論是企業部門經營預期,還是擴大生產的力度都繼續好轉,同時也暗示10月制造業投資可能將繼續改善。
從9月社會融資數據看,李彥森表示,社會融資增量邊際弱于季節性,主要是前值偏高導致,政府債務增量下降明顯,拉低廣義社會融資,狹義社會融資表現符合季節性。但無論廣義還是狹義社會融資同比仍在加速,表外分項中信托貸款減量擴大,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回落,但后者絕對量仍高,貸款核銷仍高于前三年同期水平。
“總體上看,無論貸款還是社會融資,絕對數量依然較高,表明9月實體經濟融資狀況仍然非常健康。目前央行樂見企業加杠桿,有利于經濟繼續復蘇,但也要對居民杠桿率上升有所警惕。后期需注意央行限制新增貸款中按揭貸款比例后,居民中長期貸款可能回落的風險。”李彥森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