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世界青年科學家(溫州)峰會成功舉辦,精彩紛呈,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全市上下備受鼓舞。峰會之后,溫州全市上下深刻學習領會習總書記賀信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后峰會文章”,切實放大峰會溢出效應,峰會成果正在逐漸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創新成果、制度成果。
很快,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即將如期舉行,將架起中國與世界的橋梁、產業與人才合作的通道,展現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的姿態。為此溫州日報推出“喜迎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報道”,營造良好峰會氛圍,敬請關注。

高能級創新平臺——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啟動運行,重點開展醫用生物材料、干細胞臨床轉化與應用、精準醫學和個性化診療、智能醫療裝備等具有重大臨床應用前景領域的基礎研發和應用,掀開溫州校地合作的全新篇章。
科技制造項目——溫州制造的“國產PK體系”計算機整機從中國長城(溫州)自主創新基地下線,成為數字時代下,溫州提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一大引擎。
播下一棵科技的種子,經歷一年四季的耕種與孕育,在這個秋天迎來收獲。
自去年舉辦首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來,我市堅持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將科創平臺、載體、項目作為推進高質量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做好“后峰會文章”,積極與國內一流大學及學科深度對接、促成合作,全力服務峰會項目落地,短短一年時間里,搭建重大平臺、開展重大活動、落地重大項目。
如同催化劑,一場青科會,催生著溫州城市能級提升、催生著溫州產業迭代升級、催生著溫州創新活力涌動。

一批高能級平臺落地
青科會“乘數效應”持續釋放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籌建,10月9日,溫州海洋科技創新園正式開園,海創園致力于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研院所平臺”全鏈條科技創新平臺,首批入駐企業14家,標志著溫州經開區金海湖科創核心區建設加速推進,也意味著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再添新引擎。
“溫州海創園是經開區科創發展的重要平臺,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入駐企業溫州神視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陳告訴記者,此前,他們考察了不少創業園區,選擇海創園,看中的不僅是經開區在產業化方面的發展潛力,還有園區為企業提供的政策與服務,園區對人才的重視與誠意。

溫州海創園主樓大廈。翼翔 攝
不僅僅是海創園,越來越多的創業創新沃土正在溫州開辟。在當天舉行的“一區一廊”重大科創項目(平臺)集中開竣工儀式上,我市共計22個能級高、潛力大、帶動力強的重大科創項目(平臺)集中亮相,為溫州打造科創高地打下基礎。
22個重大科創項目主要分布在國家自創區和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其中9個開工、13個開園或竣工投用。開園或竣工投用項目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大樓、北斗信息產業基地、中國基因藥谷啟動區、世界青年科學家孵化器、海洋科技創新園、中德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北航浙江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新開工項目中,包括創新創業新天地三期(甌江實驗室二期)、中國基因藥谷一期、中國溫州安全(應急)產業園等引領性、標桿性項目。
以青科會為媒,廣聚科創資源。去年青科會結束后,溫州主動對接科研院所、科創平臺、專家學者,狠抓平臺、項目、人才落地,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平臺項目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提升,峰會成果正在逐漸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創新成果、制度成果。
一批產業難題在攻關
青科會“溢出效應”持續釋放
泛用型智能感知算法、全向移動群體機器人系統平臺、多機械臂協同打印建筑、迭代升級傳統區塊鏈技術……
就在上個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國家高層次人才溫州行”活動走進鹿城,人工智能、視覺感知領域專家陸凡,新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專家張萬虎,教授級高工、人工智能與機電一體化領域專家湯奇榮教授等10位國家高層次人才,聚焦鹿城優勢產業升級需求,與康奈集團、星際控股、華衛智能、芬尼奇等40多家骨干企業面對面交流、探討。

9月9日上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國家高層次人才溫州行(鹿城站)活動舉行,拉開國家高層次人才溫州行系列活動帷幕。劉偉 攝
活動期間,高層次人才還兵分6路深入12家企業的生產一線,為企業生產、管理把脈,為企業難點、痛點支招。
一邊是實驗室里的技術創新需要有效轉化,優化生產改善生活;一邊是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創新突破與技術支撐,在此背景下,架起溝通橋梁、強化產學研合作就成為關鍵。
今年,我市在深化與中國化工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等國家級學會戰略合作協議基礎上,組織電氣、鞋革、汽車零部件、泵 閥、塑編產業分別與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復合材料學會、中國化工學會學會合作組建學會產業協同創新聯合體。學會產業聯合體通過建立多層次產學對接機制,發揮學會聚集高端人才、技術和項目優勢,引流學會創新資源服務溫州傳統優勢產業向先進制造業升級。目前聯合體已開展技術研發、難題攻關、成果轉化等50余項。
一批高新企業在壯大
青科會“蝴蝶效應”持續釋放
科技的蝴蝶微微扇動翅膀,掀起的是產業巨大變革。
厚植大平臺、招引大項目,激發了廣大企業創業創新的熱情,帶來了企業的快速成長。據統計,去年全市規上工業研發費用占主營收入比重居全省第1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50家,居全省第2位;今年以來,我市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591家,累計達10020家,創歷史新高。同時,476家企業躋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新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16家。

10月9日,第十五屆中國(溫州)機械裝備展覽會暨首屆中國(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供應鏈大會開幕。圖為奔騰激光展位。資料圖片
奔騰激光(溫州)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憑借“8kW高速激光切割機”這一項目,以獨立完成單位身份首次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為廣大溫企樹立了典范,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產品近3年累計新增銷售已超億元。
“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背后,是創新動力的不竭澎湃。公司總經理吳讓大介紹說,針對高功率激光加工設備長期受國外壟斷的現狀,奔騰激光持續加大科研投入,通過積極搭建創新平臺,匯聚創新資源要素,在武漢、上海、溫州、北京和意大利等地布局五大研發中心,組建浙江大學激光加工智能裝備研究院,相繼成功研發了 12kW、15kW、20kW 超高功率激光切數控機床和高速激光管切機等國內首臺套設備,填補了多項國內激光高端裝備市場空白。
如今,科技創新已成為廣大溫企的共同認識和主動作為。如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針對行業卡脖子難題,完成的“低功耗智能電表多重防竊電關鍵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實現了國內外首創的多重防竊電功能。
狠抓創新大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科技政策體系、加快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打造創新孵化體系、專家服務團入企業精準服務……這一片創業創新的熱土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借著科創的力量茁壯成長。
來源:溫州日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