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10月19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國際研討會在浙南云谷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外青年科學家等近200位激光與光電智能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激蕩思想的火花,分享激光與光電領域最新的科技。12項人才智力項目達成深入合作,將為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注入“新生力量”,結出豐碩成果。
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旨在聚焦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領域新技術、新裝備和產業發展方向,搭建國際交流平臺,促進交流合作,吸納青年英才來溫創新創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全國政協科教委員會副主任、原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溫州大學副校長薛偉,溫州市龍灣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溫州市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夏禹槳,溫州高新區(浙南科技城)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季湘榮,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溫州空港新區管理中心主任、黨組書記邵建寨等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激光光電創優勢平臺 科研院校助龍灣科創
龍灣作為國家自創區核心區,已經成為溫州新型城市化的主戰場、轉型升級的主陣地。近年來龍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形成了生命健康、智能裝備、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產業,以眼視光、激光光電、物聯網等優勢領域為引領,推進一批創新創業項目和平臺“落地生花”。
夏禹槳在致辭中向來訪的青年科學家表示歡迎。夏禹槳表示目前龍灣是整個浙南地區最具人氣和潛力的創業創新的沃土,已經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產業鏈的服務模式,可以為各種類型的激光科研團隊和企業提供專業的一條龍服務。
薛偉在致辭中表示,溫州大學擁有雄厚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下設9個實體地方研究院,在服務社會方面已經累計產生近百億元的經濟效益。溫州大學將進一步加強人才項目交流合作,促進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為全市、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激光與光電產業發展貢獻“溫大智慧”。
引人才合作智力項目 助力高能級平臺創新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溫州市、高新區(龍灣區)一直重視高能級科研平臺的打造,不斷吸引人才、資本和技術落戶溫州、落戶龍灣。研討會上,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作為代表方與臺州三鷹泵業有限公司、上海大學科研團隊等單位現場簽約了12個有代表性的人才智力合作項目。除了環球加熱爐自動上下料自動線等研發類合作項目外,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分別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光子中心團隊和廈門嶸拓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超快激光創新實驗室”和“智能工廠物聯網創新中心”的平臺合作項目。創新實驗室和創新中心兩大平臺的建立,將成為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創新的又一把“利器”,進一步助推溫州激光光電產業的內涵式建設和跨越式發展。
院士“智囊”深度碰撞引領智能制造方向
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7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代表分享了自己專業領域的研究心得,為激光與光電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建言獻策,為溫州乃至全國激光與光電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通用航空作為我國立體交通強國的重要戰略性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我國航空動力工程專家、航空動力界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主題報告中指出提高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有利于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和諧社會,要通過統籌規劃,市場運作、有序推進;弘揚航空文化,改善通航運行環境,降低運行成本;發揮兩個航空集團、高校、民企優勢,促進通航快速發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楊立軍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激光復合制造是利用激光與多物理量的耦合能場進行制造的新方法,是先進制造技術領域新的生長點和突破點。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張志剛教授作了主題為《高能量飛秒光纖激光技術及其在工業及醫療中的應用》的報告,介紹了提高飛秒光纖激光器脈沖能量的技術,及其在工業和醫療中的潛在應用。奔騰激光(溫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讓大作了《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新技術與工業應用》主題報告,指出第三代激光切割技術與應用可謂效率、精度、經濟三者兼備,其引領生產效率倍增,提升切割能力倍增。北京工業大學石照耀博士作主題為《智能時代微型傳動的天地》的演講,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國際教育委員會主任、教授黃洪鐘作主題為《智能制造裝備及可靠性的關鍵技術》的演講,湖南華曙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邊宏總監作主題為《增材制造技術的創新與產業化》的演講。
本次研討會是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活動之一。研討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承辦,溫州市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政府、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協辦,浙江賽創未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大-溫州激光與光電子聯合研發中心和溫州市激光行業協會支持。
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平臺之一,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發、人才引進與培養、檢驗檢測、設備共享、高端加工、教育培訓等科技活動中,為溫州乃至浙南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貢獻溫大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