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們究竟是更需要光纜還是無線技術?以后又會不會有更先進的通信技術能革光纖與無線技術的命,使之過時?
光纜與無線技術會被革命?
小編現在能想到的潛在技術之一是基于激光的開發——或許,這項技術的潛在突破,可以將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通信革命時代。
根據各方的數據預測,在未來的20至30年內,我們將達到當前電信基礎設施的極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和設備迫不及待地想要連接到提供低延遲、高容量、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礎架構。
而當前基礎架構所面臨的問題是:更廣泛地部署光纖電纜變得非常昂貴。而對于“沉浸式環境”,基于無線電的技術也有著太多限制。此外,無線電頻譜是有限的,因此很昂貴。再者,能源也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問題——當前電信行業使用的是不可持續的能源,而基于激光的技術更加節能。
沉浸式虛擬環境
在技術方面,激光比無線電更好,因為光的波長比無線電波更緊密地聚集,可以每秒以更強的信號傳輸更多的信息。但是,直到現在,該技術還不能完全滿足大型網絡所需的可靠性——這樣的系統需要穩定的激光束和足夠的容量以提供高水平的可靠性。而且,到目前為止,激光技術容易受到天氣、陽光和其他大氣條件的嚴重影響。
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有些限制已經開始克服了,甚至可以說,激光正逐漸成為其他電信基礎設施形式的替代方案。
比如,新加坡一家激光通訊初創公司Transcelestial就開發了可以在地面和衛星上部署的新激光技術,目前可以提供高達10Gb/s的超高寬帶速度,并計劃在2021年初發布25Gb/s版本。同時,該公司獨特的動態光束指向、采集和跟蹤技術非常準確,可以承受不利的大氣條件——在2018年的一次測試中,該公司的設備遇到了幾天的旋風,并沒有出現鏈路性能下降的情況。
Transcelestial公司開發的超高帶寬無線激光通信
另一個有趣的發展是,不斷取得突破的立方衛星(Cubesat)技術,也支持著激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們可以放置在網狀網絡中,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訪問全球的高速寬帶。但是,它們確實需要良好的視線。
網狀Cubesat系統可能比地面網絡在經濟上更具可行性。這是通信革命中的另一個游戲規則改變者。激光技術非常適用于衛星通信。小編預測,在未來十年中,激光和Cubesats這兩種技術的結合可能會開始挑戰“光纜、無線技術”這兩種基礎設施技術。并不是說它們會被取代,而是潛在地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出現,最終,在“激光+衛星”組合面前,其他通信基礎架構應用估計都要靠邊站了。
尤其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或者港口地區,激光通信將取得巨大成功——因為在港口的混凝土叢林中放置光纖非常昂貴,而5G技術在穿透這些地方的所有金屬物體時也存在問題。航空業是另一個正在研究激光通信技術的行業。也有人認為,激光通信技術也有可能在自動駕駛行業得到很好的應用。小編認為,我們正在進入電信史上一個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的新時代,結合多種不同技術的異構網絡將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實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