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9年度)》發布
制造業等7個行業信息公開指數高于平均水平
11月18日,中國環境記協與北京化工大學在北京發布《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9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滬深股市3939家上市公司中,已發布相關環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及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有效樣本企業共1006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數量的25.54%,比2018年增加了78家,但仍有2933家企業未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上市企業行業分類共包括19個行業,發布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的企業廣泛分布于18個行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未發布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同時,行業間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其中,采礦業環境信息公開指數最高;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住宿和餐飲業,綜合行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制造業,建筑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7個行業指數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農、林、牧、漁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環境績效則遠低于平均水平。
《報告》總結了近八年來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變化情況、行業間的差異性及京津冀地區企業和重點排污企業的披露狀況,并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制定清晰的國家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戰略。制定具有行業特色的中國企業環境責任信息公開分步提升戰略,推動企業環境信息公開事業,實現有效、穩妥、多方共贏的發展。二是完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相關標準。三是借鑒國外實踐,制定多層次、保障措施詳盡的救濟途徑和公益訴訟制度。培育和指導市場化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運作規范,推動有效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服務行業的發展。推動企業環境信用及綠色融資的發展。四是提升披露環境管理、績效及環境信息的溝通等方面指標的完整性、實質性和可比性,增強報告的可讀性。五是建議企業進一步完善環境信息反饋機制,提升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
中國環境記協與北京化工大學希望通過報告的發布,進一步提升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總體水平,尤其是促進未發布社會責任及環境責任信息相關報告的上市公司披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同時,不斷完善環境信息披露的體系和內容,并在全社會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