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產業變遷,發揮科技創新和資本的力量,在機遇與挑戰中探索上市公司未來產業布局和發展。2020年11月20日,由上海虹橋商務區、閔行區人民政府指導,矽亞資產管理承辦,上海、廣東、湖南、福建、陜西、安徽、河南、山西、廣西等20個上市公司協會協辦,招商銀行戰略合作、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金杜律師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為特別支持的“論道大虹橋 聚焦樞紐·引領經濟增長極2020百家上市公司閉門會”將在上海舉行,金融界作為會議戰略合作媒體也參與到此次會議。
上海虹橋商務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閔師林,副主任金國軍,閔行區委常委、副區長吳斌、矽亞投資CEO張蘭丁、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招商銀行總行首席投資官/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EO趙駒, 3M中國總裁瑋莫林、安永中國主管合伙人畢舜杰以及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高管共聚一堂,探討新一輪周期中,上市公司跨越周期,實現高質量增長的策略。
圖為:矽亞投資董事總經理 陳加鳳
矽亞投資董事總經理陳加鳳在會上發布了《2020全球制造業發展報告》,報告中以翔實的數據詳盡的分析與展現了全球制造業發展的情況,她指出:“制造業是帶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是國家戰略聚焦點,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在新一輪發展中,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不約而同地高度重視和推動制造業發展。”
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今天能夠跟大家分享一些制造業的數據,制造業報告我們在13年的時候應政府的邀請我們出了1.0版本,今天所分享的2.0版本是在1.0的基礎之上做了更多深入的一些研究,借今天的機會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從全球制造業的數據來看,19年全球制造業的增加值去13.8萬億美元,19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是3.9萬億美元,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是28.22%,19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在GDP的比例是27.2,中國組裝在全球的比例是86%,全球5百個工業品種當中有220個品種,中國占了全球第一,中國制造業目前提供的工作崗位是1.3億人,19年制造業五百強研發費用總規模是7100億元,中國制造業的平均利潤率在2.59%,中國生產的零部件占全球的64%。
從整個制造業的情況來看,已經發展形成了一些格局,主要是形成了四個梯隊,第一個是以美國為主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個是高端制造領域,以歐盟和日本為主,第三個是低端制造領域主要是新興國家,當然也包括中國,第四個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非洲、拉美這樣的國家。從全球制造業增加值的區域分布來看,北美三國占了19.95%,東亞三國占了38.68%,印度及東亞五國占了69.95%,全球81的資本市場涉及到的制造業公司是有4400家,前十大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數量有16703家,在制造業過程當中上市公司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制造業經歷了四次轉移:第一次是20世紀50到60年代,主要是從美國轉移到了日本和德國,第二次是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從日本轉移到了亞洲4小國,第三次轉移是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從亞洲4小國轉移到中國。目前我們正在經歷的第4次制造業的轉移,它呈現出來中低端勞改密集型產業開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但是高端制造業出現了回籠,這是第4次的轉移。從全球制造業的發展來看,未來它的趨勢已經形成了,第一個是制造業的增長見頂,19年全球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74%,近4年也保持在了11%,制造業的存量國已經形成,經濟效應凸顯。在全球10%的頭部企業創造了70%的收益,在中國10%的頭部企業創造了90%的收益,當然從整個的全球制造業的角度上來看,研發呈現出來非常明顯的趨勢,因為決定一個國家,絕對一家企業最核心的實際上是對研發的投入,因為它決定了企業明天到底能不能盈利。
從整個研發端來看,全球制造業核心依然是研發,并且從全球的數據來看研發是持續投入,持續增加的,同時研發也呈現出了一些轉移,從發達國家開始轉向亞洲及發展中國家,同時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轉移最多的國家所以未來中國是引領全球研發的一個發展。
未來制造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在5大趨勢,第一個是產業的升級,因為全球的工業4.0的浪潮,各個國家都在進行新一輪的產業升級,第二個趨勢就是成本的提升,全球新一輪的原料價格上漲,制造業的成本進一步提升,因為成本的提升可以促使整個就業縮減,工業自動化開始替代人工,第四個就是雙向轉移的問題,低端制造業開始轉向了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高端的開始回流到了美國、歐洲。未來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格局來看,版圖將形成亞太、北美、歐洲三個主導性的區域。
中國正在由制造大國開始轉向制造強國,預計到2030年中國制造業的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將從目前的28.22%增加到40%以上,從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其實從研發端、產業端、市場端都呈現出來非常明顯的趨勢,從研發的角度上來看,中國開始從自主研發走向自主創新,從自主創新走向引領全球的一個創新,從產業的角度上來看,中國的區域性、聚集性的群體開始成為主導,柔性化的生產不再是大批量地生產,柔性化的生產開始成為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原來一些基礎的材料、設備開始逐漸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從制造業的價值鏈角度上來看,中國的制造業開始走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前端開始進入到了研發和設計,后端進入到了品牌和渠道,這是從產業端的趨勢來看的。
從市場端的趨勢來看,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那這個也為中國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戰略縱深的基礎,同時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市場競爭力在短期之內將會得到繼續的保持。
前面的數據前面已經可以看出來,制造業在一個國家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說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基礎前行的一定是制造業,無論資本市場在制造業后面加多少個0,制造業永遠是一個國家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