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國科學院自2016年設立“弘光專項”,力求打造一批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示范轉化工程項目。從超快激光制造到現代智能物流,一批實驗室成果正從書架走上貨架,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02:05
智能物流分揀 條碼識別準確率超99%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在現場看到,這就是新一代全自動的智能分揀系統,那么它最核心的技術之一就是這個圖像的高速識別技術,它每秒能夠識別上百個條形碼,再結合傳感處理控制等等一系列先進的智能技術,就能夠把這些物品運送到指定的區域,從而實現精準地物品分揀。
從最初的高速圖像處理與人工智能,到單一的水果分揀,再到復雜的智能物流輸送分揀,研究團隊面向現代物流發展需求,不斷迭代創新技術,有效應對條碼污損、變形、模糊等問題,將條碼識別準確率提升到99%以上。
中科院微電子所研究員、中科微至創始人 李功燕:如果說有零點五到一個百分點的提升,就意味著每天有上千萬的包裹不需要人工分揀,就可以實現自動化的這種分揀了。
據介紹,最新研制的智能物流輸送分揀系統每小時處理包裹量平均達4萬多件,單套系統節省人力超70%,目前已在快遞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實現廣泛應用。
中科院微電子所研究員、中科微至創始人 李功燕:現在隨著電商的進一步深度的發展,大包裹的數量也在增多。隨后我們還要做重載貨物的這種分揀,實現行業的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最終目標是實現分揀中轉的基本無人化。
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由“弘光專項”支持的“航空航天發動機極端精細制造裝備”項目也正在加速成果轉化。針對新一代發動機葉片的制造瓶頸,光子制造團隊已研制出三軸至七軸系列化飛秒激光高端精密制造裝備,建成核心部件及系列裝備中試生產線5條。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副研究員、中科微精總工程師 趙華龍:經過五年的發展,我們的產品已經經過三代的迭代,已經廣泛地應用在航空、航天、醫療以及電子信息等眾多的行業。
截至目前,中科院“弘光專項”共遴選四批27個項目,項目經費超5億元,涉及制造業、能源、農業、人口健康等多個領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中高端科技供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