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產需繼續改善 制造業穩步復蘇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華工商網2021-01-05 我要評論(0 )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7%,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1%。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7%,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1%。

    制造業穩步復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雖然2020年12月份PMI數據相比11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繼續穩居50%的榮枯線上。制造業總體保持穩步恢復的良好勢頭,景氣度處于年內較高水平。

    分析人士稱,這是中國PMI指標連續10個月處在榮枯線上的景氣區間,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恢復態勢。下一階段,經濟會繼續恢復,預計2021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會達到兩位數。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王靜文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12月份PMI小幅回落基本符合預期。首先從往年規律來看,12月的經濟活動通常弱于11月。過去10年中,12月PMI有6次低于11月,2次高于11月,2次與11月持平,平均回落幅度為0.16個百分點。再加上今年冬天拉尼娜現象來襲,氣溫整體偏低,對能源的需求量加大,南方部分省區由于電力供應緊張采取拉閘限電也使工業生產受到影響。

    在制造業PMI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2%和53.6%,雖比去年11月回落0.5和0.3個百分點,但均為年內次高點,且兩者差值繼續縮小,表明制造業保持較好增勢,產需關系更趨平衡。

    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制造業PMI均值僅為45.9%,二季度均值快速回升至50.8%。進入三季度后,產業鏈供應鏈基本回歸正常,制造業PMI連續6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水平,且三季度和四季度制造業PMI均值分別為51.2%和51.8%,呈穩步上升態勢。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受12月份冷冬、限電等季節性因素影響,來年1月和2月國內制造業PMI指數仍有小幅回落,但由于國內外需求有望延續復蘇格局,國內制造業訂單保持擴張,制造業PMI有望呈現全面復蘇的態勢。

    企業表現隨規模分化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調查的21個行業中,分別有18個和17個行業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位于擴張區間,制造業供需兩端呈現全面改善的態勢。從12月PMI的分項數據來看,生產、新訂單、產成品庫存、主要原材料價格數據表現已接近甚至優于此前兩輪庫存周期高點時期,顯示出本輪制造業的復蘇周期已逐步走向成熟,向著高點邁進。

    但是從不同規模企業的PMI表現來看,2020年12月小型企業的PMI僅為48.8%,甚至位于榮枯線下,與大型企業(52.7%)、中型企業(52.7%)PMI的差距有所拉大。“工業與服務業、制造業內部不同類型活動、不同群體的景氣度經歷了從分化到再平衡的過程。”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中型企業對工業需求的適應性最強,產能利用率調整迅速,也承接了相當部分的外貿新訂單。小企業則由于前期破產較多、招工難、出口訂單份額減少等恢復速度較慢,后續仍需政策呵護。

    周茂華認為,2020年12月石油加工、鋼鐵、有色金屬等上游行業的價格指數超過70.0%,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比11月提升了5.4和2.4個百分點。原材料價格上升的速度顯著高于工業品出廠價格,這也會導致上游企業對中下游企業的利潤造成擠壓。當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主要原材料指數的價差下行時,小型企業的景氣度往往出現下行。

    2020年12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7%,比11月下降0.7個百分點,但仍高位運行,連續10個月高于榮枯線。如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7%,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3.2%,比11月上升6.6個百分點。

    服務業方面,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其景氣指數、價格指數均明顯高于生活性服務業。受冬季疫情散發影響,餐飲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下。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