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自動駕駛和激光雷達的專利分析

    激光制造網 來源:佐思汽車研究2021-01-07 我要評論(0 )   

    基于“無人車、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關鍵詞的專利檢索結果,專利申請前50名企業中,國內只有百度(超過2000件)、華為(246件)上榜,其他均為國外企業。從激光雷達專利...

    基于“無人車、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關鍵詞的專利檢索結果,專利申請前50名企業中,國內只有百度(超過2000件)、華為(246件)上榜,其他均為國外企業。   從激光雷達專利數量的機構排名(TOP28)來看,中國企業和大學的上榜數量較多,達13家。2020年10-11月申請激光雷達專利的大部分為中國企業。 博世在傳感器、底盤、線控、感知、泊車等領域的專利數量遙遙領先。而華為在感知和決策方面實力不俗。 令人驚訝的是,華為在底盤和線控領域的專利數量頗多,說明華為早已布局底盤和線控領域。    

    自動駕駛專利分析

    在智慧芽專利庫中檢索自動駕駛相關關鍵詞:即“無人車、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的中文、英文、日文、德文、韓文等語言的對應關鍵詞,時間跨度從2001年到2020年上半年,得出91496條專利。

    ffad14aa-45f2-11eb-8b86-12bb97331649.jpg

    這些專利主要來自于中國(26.62%),美國(21.64%),日本(15.22%),德國(13.6%),法國(5.19%),韓國(5.05%)等國家。

    ffe978dc-45f2-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從中國各省市申請數量來看,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排前五位。

    從企業申請前50位來看,國內只有百度(超過2000件),華為(246件)上榜,其他均為國外企業。

    002e4458-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02b6261e-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04079804-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佐思汽研在2020年9月選擇了41項新四化指標進行了對比,評估博世、華為、百度、WAYMO在新四化領域的競爭力。

    0516e6be-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05b03aa8-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從布局細分領域的數量和初步評分來看,四家企業的競爭力排名依次為:博世、華為、WAYMO、百度。

    為了更精確對比這些企業的競爭力,我們選取了自動駕駛相關的15個關鍵詞(不包含“汽車控制”),比較博世、大陸、WAYMO、百度、華為、豐田在這15個領域的專利數量。

    從匯總專利數量來看,博世、華為、WAYMO、百度這四家企業的競爭力排名并沒有變化,但是博世(32096)在專利數量上是華為(10666)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

    06954c4c-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從上表來看,博世在傳感器、底盤、線控、感知、泊車等領域遙遙領先。而華為在感知和決策方面實力不俗。

    令人驚訝的是,華為在底盤和線控領域的專利數量頗多,說明華為早已布局底盤和線控領域。

    在“汽車控制”方面,科技企業(WAYMO,百度和華為)和傳統車廠(豐田)及Tier1的專利數量差距巨大。

    激光雷達專利分析

    同樣的檢索2001年以來的激光雷達專利數量,總體上是逐年上升的趨勢。

    070c3b68-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從激光雷達專利的所屬機構排名(TOP28)來看,中國企業和大學的上榜數量較多,達13家。

    073d0cc0-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從最新申請的專利來看,主要致力于激光雷達的算法改進,防水,發射和接收模塊的改進等。2020年10-11月申請激光雷達專利的主要為中國企業。

    08cafa20-45f3-11eb-8b86-12bb97331649.jpg

    2020年7月2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公布了華為的一項有關激光雷達的專利,發明名稱為一種激光雷達測量模組和激光雷達。這是華為激光雷達領域覆蓋面最廣的專利,長達52頁,而大多數中文發明專利不超過20頁。華為專利申請詳細說明了激光雷達的原理和構造。

    通過專利文檔可以看出,華為選擇MEMS激光雷達切入。不過針對MEMS LiDAR功率過低的缺點,華為做了改進,也就是華為專利所說的,多線程微振鏡激光測量模組。華為采用多個發射和接收組件,而不是傳統MEMS激光雷達那樣只有一個,因為華為在光電領域產業龐大,規模效應突出,采購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的成本遠比傳統激光雷達要低。

    094b4efa-45f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0981199a-45f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華為的激光雷達設計,成本和體積比傳統MEMS激光雷達大多了,但性能也增加了,特別是有效距離和FOV。功率的增加讓MEMS振鏡尺寸可以縮小,FOV就可以大一點,華為激光雷達的FOV也是業內最大的。振鏡越小,價格也越低。華為這種模塊式布局,可以快速出產多種用途的激光雷達,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