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激光器是20世紀的重大發明,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和“最奇異的光”。今日,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漢召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因其在光纖激光器領域的成就獲評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同時獲獎的還有武漢大學李建成院士。極目新聞記者專訪了閆大鵬教授,暢談他與光纖激光器、武漢的不解之緣,展望激光產業發展。
51歲來漢創業是做得最對的事
極目新聞記者:恭喜您獲獎,能否給讀者介紹一下您研究的領域?
閆大鵬:謝謝。我研究的領域是第三代激光器的代表光纖激光器。它是采用摻稀土元素的玻璃光纖作為工作介質,在玻璃纖芯中產生激光并由光纖把激光傳輸到加工對象。光纖激光器輸出的激光有脈沖形式和連續形式。對于脈沖形式的輸出激光,脈沖寬度有納秒、皮秒和飛秒量級;對于連續形式的輸出激光,輸出功率可達數萬瓦級。
光纖激光器在工業上,用于金屬材料的切割、焊接、表面處理、標記、除銹、3D打印等,促進了工業轉型升級。在醫療上,用于手術,沒有機械性撞擊,又快又精準,減輕病人的痛苦;在測量上,由于激光的單色性好,方向性強,測量精度高,使測量人造衛星、月球等目標的距離變成現實;在軍事上應用廣泛,是各類激光裝備的核心光源。
極目新聞記者:您長期從事這一領域研究,2007年應該是一個分水嶺,當年為何會選擇回國來武漢發展?
閆大鵬:我在國外工作期間,也在關注國內發展。武漢有多家光纖激光器的用戶和上游供應商。光纖激光器是中游產品,容易形成光纖激光器產業鏈。2006年隨海外高端人才代表團來武漢華創會,國內激光龍頭企業華工科技急需國際光纖激光器領軍人才,向我伸出了橄欖枝。我也看好華工科技提供的市場和平臺,作為國內激光龍頭企業,華工科技資金、人才等各方面都實力雄厚,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適合于創業發展。
武漢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支持力度大,政策優厚,是高科技企業創業的沃土,東湖高新區也提供了企業合作專項資金、領軍企業獎勵、3551人才獎勵等一系列政策。湖北是科教大省,華中大有國內一流的光電專業和國家光電研究中心。學校為我提供了在學校擔任博導、培養光纖激光器人才的機會,同時學校為企業輸送了各類急需人才。
極目新聞記者:以您當時的年齡,為什么沒有選擇安穩而是創業?
閆大鵬:我是中國人,總想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我是51歲辭去國外的工作,賣掉房子,舉家回國落戶武漢創業。2007年中國光纖激光產業為零,全部依賴進口。看到自己在國外公司研發的產品被高利潤賣到中國,心里不是滋味。國家讓我出國學習,總覺得要學好一門技術回報國家。
目前湖北有4家上市的激光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長,我所在的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專門從事光纖激光器研發、生產、銷售,在創業板上市的龍頭企業。
極目新聞記者:在武漢這么多年,您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閆大鵬:在武漢這些年,最大的感觸是武漢人的敢為人先的精神,特別是2020年的疫情充分體現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大愛。疫情期間,我帶隊封閉復工復產,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事就是回國到武漢創業。
依托光谷實驗室助力激光產業發展
極目新聞記者:您在光纖激光器領域取得諸多成就,多次突破國外技術壁壘,哪一次攻關讓您較難忘?
閆大鵬: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裝備保障任務某項目攻關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開始時產品性能指標沒達到要求,自己親自入駐實驗室,每臺激光器自己親自檢測,對不達標的激光器找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每天晚上都是加班到12點以后。有一天晚上加班后自己開車回家,早上開車趕在8點前到公司參加有關會議,路上一邊開車一邊想問題,不小心發生了撞車事件,所幸沒有大礙,還能工作。后來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提前一天交付了任務。
閆大鵬和團隊成員一起工作
極目新聞記者:想請您介紹下在光纖激光器領域,中國在全球處于什么水平?
閆大鵬:我國在 2015 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激光器應用市場,下游制造業的激光加工裝備也不斷更新換代,由于光纖激光器的優勢,在激光切割、激光鉆孔、增材制造等市場中應用廣泛。光纖激光器在我國工業激光器中的市場規模占比不斷提升。目前國內中低功率產品進口替代基本完畢,大功率光纖激光器國產化率也在快速推進,特別是高端應用方面,近兩年以來高功率產品價格也開始大幅下降。可以驕傲地說,目前中國光纖激光器在工業應用領域處于世界并跑水平,在某些領域,處于國際領跑水平。
極目新聞記者:湖北在這個領域的發展現狀如何?
閆大鵬:湖北有4家上市的激光企業。湖北省各級領導十分重視光電產業發展,2020年王曉東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力爭在光纖激光器、高端顯示面板、高精度實時遙感、高端醫療裝備等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未來,我省依托揭牌的華中科技大學負責籌建的湖北光谷實驗室,實現產、學、研、用的真正融合,助力激光產業發展。
醉心科技成果轉化鼓勵青年學以致用
極目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關于您本人的報道比較少,能否跟我們分享下您的人生經歷?
閆大鵬:我一生都在不斷挑戰自己,1974年,我高中畢業后上山下鄉當知青,當過農業學大寨工作隊隊員;1977年知青回城,在工廠當工人。恢復高考后,1978年考入華東工程學院(現南京理工大學)物理專業,隨后一直在南京理工大學求學,1990年,我在南京理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先后任南京理工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9月,我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身份赴國外學習交流,曾在多家大學、企業任職,從事光纖激光器方面的工作,直至2007年9月回國創業。
在南京理工大學期間,我曾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江蘇省首屆“十大杰出青年”等稱號。有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成果獎若干,專利若干,發表100多篇論文,2本專著,但就是沒有可轉化為市場需要的規模生產的成果,這是當時的一個遺憾。
極目新聞記者:那您現在如何去彌補這個遺憾?
閆大鵬:除了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同樣重要,紙上談兵價值不大,“‘會動手’比‘寫論文’重要得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才是最大的成就。
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帶領團隊先后研制出我國第一臺25W脈沖光纖激光器產品,第一臺100W、1000W、4000W、6000W、10kW和20kW連續光纖激光器產品并實現批量生產。牽頭起草了中國第一部光纖激光器行業標準。相關科技產品和成套設備在航空航天、汽車、3D打印、先進焊接切割、國防安全等眾多領域得到應用,帶動超過千億產值終端應用市場,為打破國外壟斷、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激光及激光制造戰略新興產業做出了貢獻,產生了巨大經濟、社會和國防效益。
閆大鵬工作中
極目新聞記者:您未來的科研會側重于哪方面?企業又將朝哪個方向邁進?
閆大鵬: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科技要“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這樣“三個面向”推進過程中,科技成果轉化是其中的應有之義,必須做好的一門課,企業要想跟上時代的進步必須保持與科研院校的密切合作,打通“最后一公里”,將實驗室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效益。
極目新聞記者:對有技術有創業愿望的科研后輩,您有什么建議?
閆大鵬:與你要創業的產品應用單位合作,學以致用,這樣產品研發的快、應用推廣的快,發現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技術在應用中創新,企業發展也有保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