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企業新聞

    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進一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2021-03-11 我要評論(0 )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帶來數份建議,包括聚焦進一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等。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帶來數份建議,包括聚焦進一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等。

      馬新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中國已進入科技自立自強新階段”。

      支持武漢

      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馬新強認為,未來十年仍是激光行業的黃金時代。對于激光通信行業,隨著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以及工業數智化、生活智能化的發展,數據中心的規模會越來越大,性能要求越來越高。

      “未來5年,華工科技會將5G和數據通信作為主攻方向,將推出自有品牌的光貓和小站,形成‘光聯接+無線聯接’一站式解決方案。”馬新強說。

      馬新強建議,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體系、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馬新強介紹,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是國家首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首批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同時,擁有豐富的高校和人才資源,在通信、激光、遙感、生物等領域科技創新實力較強,船用機械、海洋工程、激光加工等高端裝備制造水平全國領先,積累了較雄厚的科教實力、產業基礎和創新資源,具備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條件。

      裝備制造領域供需矛盾明顯

      馬新強表示,建立起強大的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實現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是決定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關鍵因素。

      “我國裝備制造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裝備制造領域供需矛盾明顯,主要體現在中低端制造裝備產能過剩,先進制造裝備供應不足,導致供給側結構性失衡。”馬新強表示,一些高端裝備制造及其關鍵零部件領域亟待突破。

      馬新強介紹,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我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消費電子、光電產品、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國和生產國,高精尖的制造裝備應用日益迫切,但微米級、納米級、亞納米級的裝備供給難以滿足需求。

      馬新強建議,組建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研究院,統籌協調承擔關鍵技術突破的各類主體,針對發展重點和企業共性需求制定技術研發方案和路線圖,組織優勢力量加快攻關,并為企業技術、產品創新提供咨詢服務。同時,完善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比如,對于認定為國家重點裝備制造的企業可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此外,支持企業依托產業集群、創新中心等,與其他企業和各類主體建立深度協作的研發體系,促進新技術與高端裝備制造業交叉滲透,推動從技術融合到產品融合再到業態融合;支持龍頭企業強化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和供應配套,構建分享制造平臺、協同創新平臺等,帶動一批中小配套企業協同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華工科技裝備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