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桿、技術引領、激光行業的”奧斯卡獎“……..這是業內人士對“紅光獎”最高的贊譽。通過“紅光獎”這扇窗口,能清晰的看到中國激光行業發展情況、產品創新、企業貢獻力以及產業環境的變化。
自2021“紅光獎”激光行業創新貢獻獎評選正式啟幕以來,得到了激光行業各領域優秀企業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組委會接連不斷地收到報名申請,目前已有大族激光、天弘激光、邦德激光、杰普特、光韻達、萬順興、輝銳光電、雙成激光、超越激光等業界知名企業踴躍報名,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前來咨詢。
咨詢者的問題都很相似,為了讓參評企業更了解本年度“紅光獎”申報事宜,小編在此把問題匯總在一起,統一回答,以解疑問。
一問:什么是“紅光獎”?
“紅光獎”是由中國激光行業創新貢獻獎組委會、《激光制造商情》主辦,深圳市智造激光技術研究院、東莞市星之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聯合國內多家激光行業協會、激光學會、激光產業聯盟、行業媒體協辦的中國激光行業創新貢獻獎評選活動。
“紅光獎”致力成為中國激光行業產品及技術領域首屈一指的獎項,打造中國激光領域技術升級及產品創新的風向標。
“紅光獎”的前身是“中國激光行業創新貢獻獎”,自2008年啟動以來,累計發現和評選相關創新性、引領性激光產品、技術和成果100余項。現已成為展示中國激光行業最新技術比拼和引領行業方向發展的一項標志性賽事。
設立“紅光獎”,其目的為了鼓勵中國激光產業的發展,推動激光技術邁向更高水平,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同時,也是為了尋找和發現,表彰和獎勵在行業品牌和激光企業崛起過程中,具備原創力、創新力、引領性、標桿性的新產品、新技術以及在推動激光產業發展過程中具有突出貢獻的代表企業。
二問:“紅光獎”有什么獨特的價值?
電影界有“奧斯卡金像獎”,設計界有“紅點獎”,而“紅光獎”則專注于激光領域。
近年來,隨著激光行業飛速發展和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一些企業遇到了瓶頸,陷入迷茫。現成的技術逐漸成熟,下一步技術走向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沒有一個統一讓人信服的說法,前沿技術發展方向不明。“紅光獎”的出現,給激光產業的技術發展指明了方向,定下了評價標準和評判尺度。
通過“紅光獎”的評選活動,表彰行業的優秀企業和創新產品,為行業建立標桿,樹立榜樣,為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發展樹立典范。
紅光獎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激光行業獎項,還為激光企業、產業界搭建了一個面向世界的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
通過評選,將優秀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推向激光應用市場,全方位展示激光行業設計新穎的產品、先進的創新技術、全面有效的解決方案和緊跟市場的應用技術,讓激光行業看到核心技術的創新創造,對企業的永續經營和創新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三問:我們的產品可以報名嗎?
只要符合參賽標準都可以報名:
首先,參評對象必須是在2020-2021年度推出的創新產品或技術以及完成的項目,在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與推廣,有經典的應用案例;
其次,參評對象涉及的新產品、新技術有明顯的性能提升或技術突破,促進了本行業的發展。并適用于中國市場,同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或者幫助中國激光行業達到或領先相同領域的國際先進水平;
第三、需為實物產品,暫不接受概念產品。方案設計和產品選型合理先進,經濟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四、參賽者須是參賽產品的設計方或所屬方(相關知識產權的權利方),參賽產品與他人沒有任何知識產權糾紛(迄今未發生或已妥善處理知識產權糾紛)。
本屆“紅光獎”的征集范圍涵蓋四大類別:
1、尖端科技類、企業類
涵蓋國內外激光行業(含產業鏈上下游)合法經營的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
2、激光器
涵蓋超快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其它類別激光器;
3、加工系統類
涵蓋切割、焊接、金屬表面改性、熔覆、清洗、標刻、自動化產線等加工系統解決方案;
4、器件與配套產品類
涵蓋光纖、光學鏡片、激光頭、冷水機組、加工機床、視覺檢測、運動控制軟硬件、工業互聯等配套設備。
只要你的產品屬于以上領域均可參賽。如果你仍舊拿不準你的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可以通過文末的聯系方式來咨詢我們,工作人員會盡快為你答疑解惑。
四問:提交報名后,接下來需要做什么?
請根據產品報名的獎項提交相應資料。提交報名后,會有專人與你聯系。
本屆“紅光獎”作品征集截止時間為2021年4月15日,過期恕不受理,請千萬不要錯過。
4月15日至4月20日進行初評后,我們會官宣“紅光獎”入圍名單。4月29日至5月29日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網絡投票。6月1日至6月15日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入圍名單進行最終評審。通過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的雙重考驗后,將于2021年6月29日舉行頒獎盛典,屆時你能否走上紅毯,拿下金獎,讓我們共同期待。
五問:評選規則是怎樣的?
評選以“公開、公正、公平”為原則。獎項最終得分=線上投票得分(權重35%)+專家評審評分(權重55%)+本刊評分(權重10%),名次將以由高到低原則排列。
專家評委團根據參評企業的申報材料、行業影響力進行打分,就各參賽企業發展情況、產品創新、行業貢獻力等多維度評定、全方位考量,并綜合參評企業產品和技術資質,參考網絡投票意見,審定最終獲獎名單。
六問:本屆“紅光獎”都設置了哪些獎項?
“紅光獎”設立了尖端科技類、激光器類、加工系統類、器件與配套產品類、企業類等五大類別。設置了12個獎項,包括:激光應用方案技術創新獎、“黑科技” 技術創新獎、工業激光器創新貢獻獎、超快激光器創新貢獻獎、光纖激光器創新貢獻獎、激光加工裝備創新貢獻獎、激光微加工系統創新貢獻獎、激光配套系統創新貢獻獎、激光加工頭創新貢獻獎、激光器件創新貢獻獎、激光行業杰出進步企業獎、激光行業影響力企業獎。
從方案、技術到產品、企業,從核心器件、激光器、加工裝備,以及配套產品等領域進行了全覆蓋,串聯了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每個獎項配額2-3個,共計33個大獎,等你來拿。
七問:“紅光獎”評審團是由哪些專家組成的?
被譽為國內激光行業最高榮譽的獎項,擁有龐大、專業、權威的評審團。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壽桓、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為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范滇元為評審組長;邀請到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臺灣雷射科技應用協會、廣東省光學學會的理事長、秘書長等擔任副組長;另有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技術物理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海軍航空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增材制造協會、陽江五金刀剪研究院、深圳市智造激光技術研究院、裝甲兵工程學院、蘇州大學、五邑大學等知名單位的激光專家,以及來自比亞迪、富士康、格力電器、中集集裝箱、中車株洲、中國一汽等大型企業的技術高管擔任評委。
專業的評審團是紅光獎公平公正的一個重要保證。評審專家都是在激光、光電子領域耕耘、研究或任教、工作數十年,也是其所在單位激光團隊核心骨干,在國內激光科研界具有較大影響力。評審組織嚴謹有序、規范公正且極具權威性。
八問:為什么一定要參與評選?
“紅光獎”評選活動主要推崇以下幾點訴求:
● 回顧行業一年來企業創新發展成果,盤點分析一年來行業的發展現狀;
● 搭建一次集中展示企業品牌、產品技術和服務的平臺,傳導信息至下游應用行業;
● 助力企業之間分享成功經驗,促進交流與合作,提供有益借鑒,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 在頒獎和相關活動的背后,成為記錄與見證中國激光行業發展的珍貴資源;
● 每家獲獎企業都將成為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和帶動更多參與者不斷創新與超越。
對于參評企業而言,它不僅能助力企業之間分享成功經驗,促進交流與合作,提供有益借鑒,相互成就相得益彰。還能借此平臺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的影響力,闡述優秀品牌文化內涵,所以廣受激光行業各階層人士的推崇。
九問:參加“紅光獎”我們能獲得什么?
對于參評企業而言,“紅光獎”是本年度企業提升品牌價值的影響力,闡述優秀品牌文化內涵的一項重要活動。我們將給予參評者最高禮遇:
1、獎杯證書
獲獎者將獲得對應獎杯及獲獎證書一份,獲獎項目將有機會獲得專題報道。
2、行業交流
參選者將受邀參加“紅光獎”頒獎典禮、世界激光制造大會等系列活動,與來自全球學術界、產業界、資本界、媒體界等各行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合作,是不可多得的行業交流和商業拓展的機遇。
3、展覽展示
視情況舉辦獲獎項目線下展覽,獲獎企業將有機會參加本年度的線上專題展。
4、商業路演
將為優秀參賽者與創投機構、孵化平臺、制造企業、政府機構等之間搭建溝通平臺,并邀請參與本年度的商業路演、產業轉化系列活動等,促進優秀項目進行資本對接,推動成果落地。
5、媒體推廣
與主流媒體建立覆蓋不同行業和渠道的媒體推廣網絡,將通過官方合作媒體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廣泛傳播,進一步增強優秀產品和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此外,合作伙伴、評審專家,以及獲獎單位及目標客戶高層,逾200名業界精英、資深工程師將匯聚一堂,共襄盛舉,共同見證“紅光獎”盛況。
十問:如何報名?
目前,2021“紅光獎”評選活動正在火熱征集中,激光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均可通過官方網站“激光制造網”自主提交參評資料。
報名采用線上報名的唯一方式提交資料,登陸官網(https://wx.laserfair.com/awards/2021),查閱相關活動說明,點擊“在線報名”菜單上傳申報材料即可(先“下載模板”,再填“在線報名”)。提交附件時,須按照要求填寫后提交上傳;上傳資料完成后可與主辦方聯絡確認資料是否按要求提交成功。
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紅光獎”或者申報過程有疑問,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來源:2021“紅光獎”組委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