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0日-21日,2021高功率光纖激光技術及其高端產業應用論壇在成都成功舉辦,會議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并聯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中國久遠高新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激光技術專家工作委員會、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體現了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會議匯聚了200余位激光技術及應用行業的專家學者、激光裝備及配套企業、激光專業相關高校院所、政府部門、行業媒體等嘉賓參會,特別邀請到了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等激光技術高端應用領域的專家到會演講交流。出席會議的重量級嘉賓有:中國工程院姜文漢院士、中國工程院范國濱院士、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王穎副秘書長、中國久遠高新技術裝備有限公司蔣道建董事長、中國工程院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許喬副所長、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廠曹軍俠總工藝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離子體研究所隋展副總師等。
圖1 論壇現場濟濟一堂
會議圍繞中國激光產業現狀及發展、激光加工技術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高端制造中的應用與展望等內容開展主題演講,致力于將會議交流與產業對接有機結合,落實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聚焦新型激光器和高功率激光技術應用前景,以推動激光科研進步和產業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范國濱出席會議并做開幕致辭,他指出,智能制造作為中國未來的支柱產業,其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光電技術,而激光技術又是光電技術的核心之一。提高激光技術的創新能力、加快激光產業的應用推廣,對壯大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實現由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轉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來,國家對激光產業的發展投入了很高的關注度,激光產業發展的國家大環境正持續向好,本次會議將聚焦新型激光器和激光應用技術,有助于多方尋求協作,共謀發展。
圖2 中國工程院院士范國濱開幕致辭
受中國硬核科技“卡脖子”影響,中國激光產業亟需在高功率激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可喜的是,在基礎研究與應用工藝領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物院”)擁有激光技術研究領域的傳統優勢,有30年激光技術研究的豐富積累,是國家激光安防裝備和激光聚變的重要機構,也是國內最早開展光纖激光器研究的單位之一,在高能光纖激光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成果。旗下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久大光”)則致力于推動中物院高功率光纖激光的產業化,并在激光領域形成了自主可控和軍民兩用的先進技術,其高功率系列激光光源產品具有行業領先水平,具有可靠性高、高光束質量、高效率、輕量緊湊等優勢。中國久遠董事王哲在論壇上表示,依托中物院強大科研能力,中久大光在激光器核心材料和元器件領域已經實現自主可控,包括各類光纖、QBH、合束器、準直器、光柵、LD等光學元器件和電控系統的自主研發,并具備客戶定制化服務能力。
圖3 姜文漢院士與范國濱院士題詞
如今,中國激光產業發展迅速并保持良好態勢,在經歷供應鏈斷裂和發貨延遲等問題后,中國激光產業迸發出驚人的活力,2020年工業、信息、商業、醫學和科研領域的激光設備(含進口)市場銷售總收入為69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5.2%。中科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葉茂在以“中國激光發展現狀與后疫情時代發展展望”為主題的演講報告中預測,在龐大的經濟體量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共同作用下,2021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整體銷售收入可達770億元,同比增長11%。他同時指出,國產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產業鏈已基本實現對進口替代,激光器核心器件的國產“備胎”逐漸轉正,激光芯片逐漸進入自主可控,不過上游器件研制設備依賴進口現象未本質改觀。在激光加工應用各細分領域上,藍光半導體激光器市場異軍突起,激光切割正朝個性化、高精密方向邁進,激光焊接進入多賽道發展期,激光顯示進入高速發展期,激光熔覆和再制造進入成長期,智慧工廠中激光技術新應用也將層出不窮。
此外,來自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中科學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蘇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制造工藝研究所等單位的技術專家和教授分別做了各自領域激光加工技術應用的演講報告,探討了激光及其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需求與未來展望。
激光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先進加工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王浟教授指出,作為一種先進加工技術形態,激光技術理論上可以完美地融入到智能制造的方案中,而智能化生產形態也會因為激光加工技術的日趨成熟將表現得更加“智慧”。一方面,智能制造成為當下工業發展主旋律;另一方面,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工船舶、電子半導體等制造業市場的快速發展對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光及其加工技術應用面臨更多的機會與挑戰。本次論壇無疑給了業界更多的信心,有理由相信,中國高功率激光技術的應用必將迎來產業化和自主可控的新局面,激光作為最優質的人造光源,以其空域、時域、頻域等多維可編輯設計特性,在廣大產業界的創新開發應用中正向行業縱深推進,必將迎來更加繁榮的激光應用場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