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產化率提高至65%以上。伴隨著:一、銳科產能全面恢復,銳科、創鑫、GW、飛博、凱普林、長光華芯、長飛光纖等廠商的新增產能逐步釋放;二、銳科、創鑫萬瓦級激光器技術及穩定性逐步成熟;三、銳科等廠商在新工藝上的突破,國產激光器廠商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預計2021年國產化率提高至65%以上。
2、主流功率段惡性價格戰停歇,超高功率成主戰場。困擾激光器行業三年之久的惡性價格戰有望在2021年停歇,降價以成本降幅為限。IPG囿于成本以及顧忌全球市場無力降價,銳科將著力修復利潤,創鑫需要盡力符合上市要求。總體而言,在需求預計較好、成本絕對金額下降空間不大、關稅穩定的2021年,主要參與者對主流功率段平穩的價格有一定的共識。但是,6kW以上高功率激光器在技術成熟帶動成本下降局面下仍有降價空間,加速激光平價普及。
3、全行業產值突破110億元。光纖激光器行業產值2020年預計突破90億元,2021年將突破110億元。2021年,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復蘇的火車頭,國外受疫情影響滯后需求開始釋放,國內外需求疊加,同時價格降幅較小,行業產值將大幅增長。
4、高功率化持續演繹。得益于在切割速度、質量、綜合效率上的突出表現,高功率激光器迅速打開了市場。2020年,國產萬瓦級激光器銷售量大爆發,國產化率由2019年不足10%迅速提高到2020年接近40%。預計2021年國產高功率激光器仍將獲得市場青睞,市占率達到60%以上。產品上,40kW多模連續光纖激光器、12kW單模塊激光器將實際出貨,正式拉開等離子切割替代進程。
5、激光全產業證券化加速。激光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以及產業鏈分工形成的專業化,5億元產值以上的公司數量和質量大幅增加,預計2021年提交IPO/上市10家公司,重大投融資事件10起以上,激光全產業鏈得到資本重點關注及扶持。
6、上游零部件公司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IPG始終堅持垂直化生產,最高曾占據70%的全球市場份額,極大壓制了激光器零部件廠商的發展。然而國內激光器行業以挑戰者的姿態橫空出世,以長光華芯、星漢激光為代表的芯片、泵浦源廠商,以睿芯光纖、長飛光纖為代表的特種光纖廠商均成功配套國產激光器,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幫助國產激光器零部件自制化率、國產化率大幅提高。
7、萬瓦級切割頭國產化。普雷茨特高端切割頭售價昂貴,阻礙了萬瓦級激光切割設備的普及。2021年萬瓦級激光器價格競爭將帶動切割頭國產化,柏楚電子或執牛耳。
8、激光器上游零部件專業化分工趨勢確立。伴隨著行業規模增長、技術迭代速度放緩,專業化分工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核心零部件技術門檻高、固定資產投入大,如激光芯片環節長光華芯、星漢激光、凱普林、凌云光紛紛籌劃上市,而有源光纖環節長飛光纖、光學材料環節福晶科技均已大批量成熟供貨。國內制造業環境中,若市占率小于50%、無法發揮出規模效應,那么專業化分工無論是在推動技術進步還是在降低成本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9、新工藝、新應用持續突破。數千瓦級脈沖激光器用于清洗、高功率激光器用于熔覆、萬瓦級,激光器廠商利用底層設計優勢,自行研發設備拓展激光清洗、熔覆市場。鈑金切割中,中高功率切管機、超高功率坡口切割繼續替代傳統工藝。萬瓦激光復合焊提供新的工藝解決方案。
10、激光工藝從通用向行業專用發展。鋰電池精密生產依賴激光工藝,2021年寧德時代將帶頭開啟激光設備國產替代進程。太陽能硅片無損切割全面使用激光工藝。工程機械、軌交裝備、船舶等行業中厚板切割開啟激光切割設備導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