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2020年中國激光顯示行業應用現狀分析,國內外市場受到高度重視

    來源:華經情報網2021-05-10 我要評論(0 )   

    一、顯示技術發展歷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顯示作為人機信息交互環節最重要的信息輸出終端,已經遍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今時代顯示技術層...

    一、顯示技術發展歷程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顯示作為人機信息交互環節最重要的信息輸出終端,已經遍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今時代顯示技術層出不窮,都以實現超高分辨率、大尺寸、真色彩的極致畫面顯示,滿足人們追求極致美好視覺的需求為發展方向,目標就是實現高保真圖像再現。

    液晶顯示是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顯示技術。從最初的黑邊顯示進化到彩色顯示、再到數字顯示,顯示技術的發展已經歷了三次演變。在這三次演變中,顯示技術也發生了變化,經過20余年的研發與市場培養,液晶顯示于2008年正式超越CRT,成為市占率第一的顯示技術,并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至今。

    顯示技術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中國激光顯示產業應用現狀分析

    1、激光電視

    電視是人們接收媒體咨詢、進行家庭娛樂的最主要媒介,也是文化傳播、新聞報道、廣告資訊以及政策宣傳的最主要手段。激光顯示用于電視顯示應用,具有高色域的光源優勢,并在系統體積、尺寸、便攜性以及大顯示畫面上具有無可取代的性能優勢與價格優勢。據統計,2019年我國激光電視出貨量規模為29.6萬臺,同比增長80.49%,預計到2021年我國激光電視銷量將達到73.5臺,2019-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64.87%。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激光顯示技術成本與屏幕尺寸關聯度相對較低,所以在大尺寸上更具優勢。從我國商用顯示行業各尺寸類型產品分布來看,TV占比69%,位居行業第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競爭格局方面,目前,海信憑借廣泛的產品布局、完善的銷售渠道以及適宜的定價策略,在激光電視市場中獨占鰲頭,據統計,2020年海信以激光電視出貨量市場份額47%位居第一,排第二的峰米,激光電視出貨量占比18%,其次是長虹、米家、極米與堅果,激光電視出貨量分別占比15%、7%、5%與4%,其他品牌激光電視出貨量占比4%。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激光投影機

    隨著家庭影院技術的成熟、消費者生活層次的提高以及經濟收入的增長,購置一臺家庭放映機也已不再具有過高的門檻。近年來,家用消費類產品在投影機市場的占比不斷提升,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激光投影機產量為6.31萬臺,同比增長12.68%。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激光教育投影機市場,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激光商教投影機市場銷量為19.5萬臺,同比增長7.7%,預計2021年銷量為23.1萬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激光工程投影機市場,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激光工程投影機市場銷量為5.5萬臺,同比增長30.95%,預計2021年我國激光工程投影機市場銷量為8.1萬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電影院線激光顯示

    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電影市場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因疫情影響比上年減少68.23%,但首次票房位居全球市場第一,其中2020年新增銀幕5794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75581塊。

    資料來源:國家電影專資辦,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我國院線放映市場光源分布來看,相比疝燈光源,激光光源具有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光利用率比疝燈高出30~50%),更能節省維護費用(激光光源衰減慢、壽命長、免維護且無需更換燈泡)。并且,激光顯示具有高亮度、廣色域等優勢,更能滿足消費者對于畫質的要求,幫助影院加強客戶黏度。由于激光顯示在提升影院放映質量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加優質的設備保障,因此將成為全球電影放映技術的主流應用。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激光顯示市場競爭策略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三、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隨著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各投影廠商已推出多款激光顯示解決方案。目前市場上主要以三基色RGB激光光源、熒光粉+激光、激光+LED混合光源為主。其中,熒光粉+激光的技術(以ALPD為代表)具有寬色域(Rec2020色域指標)、高亮度(>80000lm整機亮度輸出)、高效率(>12.8lm/W)、高效費比、是目前市場應用最廣的激光技術,其應用覆蓋高中低所有應用場景。而傳統三基色RGB激光存在散斑問題,且綠色半導體激光器效率低、價格昂貴、波長偏離Rec2020標準波長導致色域無法完全覆蓋Rec2020色域的問題,雖然各大投影機廠大力推廣,卻也未能占據市場的主要份額,僅適用于成本不敏感的高端應用。而激光+LED混合光源技術主要面向低端市場,亮度通常不超過3000流明。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激光顯示關鍵技術分析

    激光顯示技術要走向產業應用,亟待解決紅綠藍三基色光源、超高清視頻圖像技術、配套關鍵材料與器件、總體設計與集成這四大關鍵技術,同時系統布局激光顯示專利池和國際標

    準,有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激光顯示產業生態體系,抓住顯示產業轉型升級重大機遇,實現我國顯示產業從大國到強國的跨越式發展。

    激光顯示四大關鍵技術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發展趨勢

    1、目前我國激光顯示產業處于產業化發展初期階段

    自美國TI公司發表單色激光掃描顯示研究報告以來,世界各國均在大力開展激光顯示技術研發和產業攻關,日韓及歐美企業均已開發出激光顯示產品。在國內,激光顯示技術研究與國際同步,中科院許祖彥團隊提出的三基色LD材料器件為核心的《激光顯示發展建議》得到了國家戰略咨評委論證和6部委的支持,并獲得中央批準列入國家材料重大專項。

    激光顯示產業發展路線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激光顯示的發展在國內受到高度重視

    與此同時同時,“激光顯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也得到科技部的支持。由此可見,激光顯示已在全球受到了高度重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顯示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