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29日,由《強激光與粒子束》和《MRE》兩刊(以下簡稱“兩刊”)編委單位發起,兩刊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離子物理重點實驗室、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大學、深圳大學聯合承辦,綿陽市青年科學家聯盟、中物院青年科協、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家單位協辦的第二屆全國強激光與粒子束前沿學術研討會圓滿召開。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強激光與粒子束》(以下簡稱“《強》刊”)主編張維巖院士,副主編鄭萬國研究員、唐淳研究員等20余位編委會成員。本次會議主題為“強激光物理與技術”,會議內容豐富,日程安排緊湊有序,來自全國80余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共計200余位代表參會。
會議開幕式由《強》刊執行主編、會議執行主席趙宗清主持。大會主席鄭萬國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趙軍武教授、西安工程大學副校長李鵬飛教授分別致辭,對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強激光與粒子束領域取得更大發展充滿期待。《強》刊主編張維巖院士發表講話,指出《強》刊嚴格落實第九屆編委會會議精神,致力于為科研人員提供最優質、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強》刊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編委會的領航開拓、悉心指導,離不開業內專家的敬業守望、關注支持,為此,編委會決定表彰2020年為《強》刊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編委、優秀審稿人和優秀論文作者,最后由張維巖院士宣讀獲獎名單,并由大會主席為獲獎代表頒發證書。 本次會議主題為“強激光物理與技術”。會議組委會共邀請到13個大會特邀報告,多維度展示了當前國內強激光與粒子束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內容深入、全面、前沿,引發參會代表的熱烈思考和積極提問。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王建軍研究員作題目為“高功率窄線寬光纖激光技術研究進展”的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冷雨欣研究員作了題目為“超強超短激光及其前沿應用”大會特邀報告。 西北核技術研究所馮國斌研究員作了題目為“復雜流場激光診斷技術研究進展”的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趙祥杰研究員作了題目為“基于液晶器件的激光光束調控技術進展與展望”的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朱文越研究員作了題目為“強激光定向傳輸中的大氣問題”的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姜東升研究員作了題目為“高功率固體激光技術發展的思考”的大會特邀報告。 北京大學顏學慶教授作了題目為“激光加速器研究與應用展望”的大會特邀報告。 清華大學魯巍教授作了題目為“從“桌面光源”到“未來對撞機”:激光加速及應用展望”的大會特邀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朱曉教授作了題目為“從激光加工走向激光制造”的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李新陽研究員作了題目為“自適應光學技術及其激光應用的進展”的大會特邀報告。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張飛舟研究員作了題目為“高能激光系統物理建模與仿真研究”的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顏宏研究員作了題目為“高能光纖激光光束控制技術新進展”的大會特邀報告。 國防科技大學王小林教授作了題目為“LD泵浦近單模高功率光纖激光器” 的大會特邀報告。 本次會議分會場共收到自由來稿100余篇,其中口頭報告70余篇,各報告人均為活躍在科研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學者,報告內容精彩紛呈,交流氛圍活躍,互動頻繁。本次會議的粘貼報告環節得到了參會研究生和青年學者的積極響應,一共有39人做了粘貼海報,張貼報告評審組通過投票從中選出了6個優秀海報。根據組委會會后的回訪,參會代表一致表示本次會議是強激光與粒子束領域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學術報告質量較高,代表們獲益匪淺。 本次會議增進了強激光與粒子束領域的聯系,促進了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是本領域的一次學術盛會。通過本次會議順利主辦,《強》刊的學術影響和知名度得到顯著提升。《強》刊與全國強激光與粒子束會議將相互促進,共同提升影響。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