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研究進展

    來源:國防科技大學2021-10-13 我要評論(0 )   

    隨機光纖激光器由于結構簡單、時域穩定、以及低相干等特點,在通信、成像、傳感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超連續譜激光因其光譜范圍寬、亮度高等特點在密集波分復用、...

    隨機光纖激光器由于結構簡單、時域穩定、以及低相干等特點,在通信、成像、傳感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超連續譜激光因其光譜范圍寬、亮度高等特點在密集波分復用、光學相干層析成像、高光譜激光雷達、以及脈沖壓縮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因此把隨機光纖激光技術和超連續譜技術相結合可以極大簡化超連續譜激光的系統結構,降低系統成本。

    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侯靜研究員課題組近年來對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開展研究,在改善超連續譜的光譜帶寬和平坦度、超連續譜的線偏振輸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相關研究內容發表在Optics Express上。

    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可見光至近紅外超連續譜

    目前,常規的產生可見光至近紅外波段超連續譜的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脈沖光纖激光泵浦光子晶體光纖,另外一種則是利用非線性光纖放大器來獲得超連續譜輸出。2019年,課題組實現了一種共腔結構的隨機光纖激光器來獲得超連續譜輸出,實驗結構如圖1所示。結構中使用寬帶的光纖反射鏡來提供反饋,腔內使用摻鐿光纖和1 km長的被動光纖,利用摻鐿光纖和受激拉曼散射的混合增益,基于隨機光纖激光器結構首次實現了覆蓋可見光至近紅外波段的超連續譜輸出,輸出光譜如圖2所示。

    圖1 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實驗結構圖

    圖2 泵浦功率分別為4.3 W和44.7 W時產生超連續譜的光譜對比

    全保偏結構的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

    線偏振超連續譜激光在生物醫學檢測和目標探測與識別等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為了獲得線偏振超連續譜輸出,課題組首次基于全保偏結構的隨機光纖激光器,獲得了平均輸出功率為4.43 W、光譜范圍覆蓋600 nm~1900 nm線偏振超連續譜輸出,在最高輸出功率水平下的偏振消光比(PER)大于18 dB,相應的實驗結構如圖3所示。

    課題組又對比了線偏振隨機光纖激光器結構中使用100 m長的PM-GDF和非線偏振隨機激光器結構中使用1000 m長的GDF輸出超連續譜的光譜特性,圖4為相應的光譜對比結果。對比發現,雖然線偏振隨機光纖激光器結構中使用了較短的光纖長度,卻表現出更優異的光譜特性。該項研究對于簡化隨機激光器的結構,改善超連續譜的輸出特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圖3 線偏振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實驗結構圖

    圖4 非線偏振隨機激光器和線偏振隨機激光器分別使用1000 m GDF和100 m PM-GDF時輸出超連續譜的光譜對比

    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

    光子晶體光纖具有很高的非線性系數,同時其色散特性靈活可調,通過改變其結構參數很容易滿足寬帶超連續譜產生的色散匹配條件。為了優化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光譜帶寬和平坦度,課題組在隨機光纖激光器的半開腔內引入光子晶體光纖,利用光子晶體光纖提供隨機分布反饋和作為光譜展寬的非線性介質,實驗結構如圖5所示。

    圖6為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在不同泵浦功率下的光譜演化曲線,在最高17 W泵浦功率下獲得了光譜范圍覆蓋400 nm~2300 nm的超連續譜輸出,其中20 dB光譜范圍超過1600 nm。相比于傳統使用脈沖光纖激光器泵浦光子晶體光纖輸出超連續譜的方法,該結構輸出的超連續譜不僅具有可以比擬的光譜帶寬和平坦度,還具有結構簡單和成本低等優點。該項工作進一步豐富了隨機光纖激光器和超連續譜的研究內容。

    圖5 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隨機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實驗結構圖

    圖6 輸出光譜在不同泵浦功率下的演化曲線

    總結

    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和魯棒性好等優點。但是,目前隨機光纖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產生機理還不完全清晰,后續我們將進一步建立理論模型,揭示其中超連續譜的產生過程。另一方面,隨機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功率水平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需要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高功率、寬光譜帶寬的隨機光纖激光器仍將不斷發展,這些發展也必將為超連續譜激光提供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論文信息:

    1. J. He, R. Song, L. Jiang, J. Hou. Supercontinuum generated in an all-polarization-maintaining random fiber laser structure[J]. Optics Express, 2021, 29(18): 28843.

    2. J. He, R. Song, W. Yang, J. Hou. High-efficiency ultra-compact near-infrared supercontinuum generated in an ultrashort cavity configuration[J]. Optics Express, 2021, 29(12): 19140.

    3. J. He, R. Song, Y. Tao, J. Hou.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directly from a random fiber laser based on photonic crystal fiber[J]. Optics Express, 2020, 28(19): 27308.

    4. L. Chen, R. Song, C. Lei, W. Yang, and J. Hou. Random fiber laser directly generates visible to near-infrared supercontinuum[J]. Optics Express, 2019, 27(21): 29781.

    5. L. Chen, R. Song, C. Lei, W. Yang, F. He, and J. Hou. Influences of position of ytterbium-doped fiber and ASE pump on spectral properties of random fiber laser[J]. Optics Express, 2019, 27(7): 9647.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纖激光器輸出超連續譜的研究進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