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設立激光課題組,開啟中國激光技術研發的序幕。
1985年,我國第一家激光企業楚天激光,創立于東湖之畔。光纖與激光,共同成為日后“中國光谷”的火種。
今年,湖北激光技術整整走過50周年。
10月27日武漢光博會首日,“第一屆中國激光產業鏈論壇暨湖北激光50周年”活動,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現場,逸飛激光總部及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基地、奔騰激光高功率激光智能裝備武漢研發制造基地、華工科技創投基金項目、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學研合作項目等集中簽約,分別從產業、基金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全面推進激光產業發展。
當前,光谷激光企業達200多家,2020年企業總收入突破200億元,激光企業密度全國領先。在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創新戰略下,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的光谷激光產業帶,正蓬勃崛起。
結束我國無力研發高功率激光器歷史
一塊厚度不到0.1毫米的超薄玻璃有多“脆”?
這樣一塊比頭發絲還細、還薄的玻璃,在激光切割下,也能“毫發無損”地精準成型。作為我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及高功率激光裝備供應商之一,華工激光自主研發的超薄玻璃激光切割技術,切割速度每秒超過200毫米,上市后將應用于折疊手機、超薄電池基板等3C領域。
2019年,主攻太陽能光伏領域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的帝爾激光,在深交所上市,并在以色列設立全球研發中心。
帝爾激光總經理李志剛介紹,過去3年,公司都是“翻番式增長”。2018年營業收入3.65億元,2019年達7億元,2020年頂住疫情壓力跨越10億元大關,企業平均凈利潤達營收的40%。
走進銳科激光的應用工藝檢驗車間,幾十臺功率不一的光纖激光器,光束飛旋。
一名操作員正在給一臺8000瓦的光纖激光器“試刀”——3厘米厚的鋼板,毫秒間光起“刀”落,跟切豆腐一般。作為20世紀的重大發明,激光被稱作“最準的尺,最快的刀”。
而曾經,進口光纖激光器一度占據中國80%的市場份額,一臺1萬瓦的光纖激光器,最高賣到700萬元。
2013年,中國第一臺1萬瓦連續光纖激光器在銳科誕生,結束了我國不能自主研發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歷史。
2018年,銳科上市。截至目前,銳科直接應用客戶超過1500家,出口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光纖激光器在跟跑多年后,終于能與世界并跑。
——在武漢未來科技城,這些激光上市企業和崛起中的激光產業集群,只是光谷30多年創新跨越的縮影。
當前,我省正以武漢光谷為支點,打造“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支撐東湖科學城和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引領新時期湖北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基地之一
光谷是我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基地之一,覆蓋高、中、低功率各類氣態、固態和光纖激光企業,在激光器、工業激光加工設備、醫療激光設備等領域,形成了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華工科技、銳科激光、帝爾激光、華中數控等一批自主培育的激光上市公司,不斷引領著技術、標準和產品的突破。
武漢未來科技城相關負責人介紹,銳科激光已成為國產光纖激光器第一品牌、全球第二,與華工科技參與制定了我國激光產品類首個國際標準“工業用光纖激光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
華日激光紫外激光器、奇致激光醫療美容設備、逸飛激光鋰電池加工設備等,在各自細分行業市占率均位居國內第一。7000瓦二氧化碳激光器、萬瓦光纖激光器、百瓦級超快激光器等“光谷造”激光產品,相繼實現國內首臺套產業化,不斷改變著我國高端激光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從1981年華中科技大學研制出我國首臺2000瓦二氧化碳激光器起,以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郵科院等科研院所,華工科技、銳科激光等企業為基礎形成的“產學研”共同體,先后攻克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其中,華中科技大學“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0多年來,光谷已培養輸送逾4000名激光技術專業人才。
2015年至今,中國激光制造產業復合增長率達到20.6%,宏加工成長為全球最大市場。精密微加工領域,紫外激光器和超快激光應用,引領全球應用市場。新時期,激光正向激光清洗、增材制造、激光雷達和激光顯示等領域滲透,湖北激光產業也將迎來新的變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