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法國光學研究所:特殊的育人機制與工業發展難解難分

    激光制造網 來源:光電匯OESHOW2022-01-22 我要評論(0 )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無論是在學術研究上還是在工業上,德國的光學都占據著全球的主導地位,而當時的光學工程師職業在英國和法國等國家還沒有得到認可。直至第一次世...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無論是在學術研究上還是在工業上,德國的光學都占據著全球的主導地位,而當時的光學工程師職業在英國和法國等國家還沒有得到認可。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盟國很快意識到他們在應用光學方面的生產設施無法滿足他們軍隊的需求,也沒有足夠的工程師去從事光學儀器的設計工作。

    出于這些考慮,至少有三個國家隨后做出了發展國家光學的決定:1918年,英國率先采取明確行動,即在帝國理工學院設立了光學技術系;1920年,法國遵循類似的路線,在巴黎開設了今天的主角——應用光學研究所;而到1929年,美國也在羅切斯特建立了光學教育機構——應用光學研究所。

    今天,我們來看看法國應用光學研究所是如何發展,并且采取了怎樣的人才培養機制,成為法國工業的搖籃。

    1、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同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就是1915年,法國與英國一樣發現了對德國光學儀器的過分依賴導致了自己國家光學工程師的匱乏。為了解決這困境,法國的一位公爵——Armand de Gramont(阿爾芒德格拉蒙,與英國的阿爾伯特親王類似)也提出了一個想法,即需要成立一個可以提供光學儀器教育的光學研究所。
    1916年,阿爾芒公爵、光學工程師Henri Chrétien和當時公共教育部長、商業部長、戰爭部長和海軍部長共同成了一個部際委員會,任命當時負責全法國光學產業生產的軍隊地理學家Robert Bourgeois為主席。經過很長時間的研討,委員會終于在1916年11月16日在官方公報上發布了一項法令,即未來將負責制定巴黎“應用光學研究所(Institut d'optique appliquée)”的章程和計劃。
    然而,由于資金和相關設備的缺乏,應用光學研究所直至1919年底才真正在巴黎成立。次年,應用光學研究所被認定為公共事業,允許享受國家的教育補貼。物理學家查爾斯·法布里(Charles Fabry)成為其第一任常務董事。

    法國巴黎蒙帕納斯大道上的應用光學研究所(圖源:Institut d'Optique Graduate School)


    2、“風平浪靜”式發展

    在應用光學研究所成立之初,它所涉及的專業和科學研究還不全面,應當時的行業需求,暫時開啟了五大專業:

    • 物質研究:當時還未稱為“材料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各種物質的反射、折射、色散、雙折射、均勻性和膨脹測量等;

    • 形狀研究:研究內容為透鏡或其他器件的平面度、曲率、角度和刻度測量;

    • 圖像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應用光學的像差分析;

    • 設備驗證:主要研究內容為攝影鏡頭、雙筒望遠鏡、眼鏡、實驗室設備、六分儀和眼鏡等光學元件的設計;

    • 光譜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應用光學研究所開始從事法國的軍事工作,并于1940年7月將實驗室搬到了濱海圣西爾附近的蔚藍海岸,但其教學任務仍在巴黎進行。1940年底,委員會任命Pierre Fleury(皮埃爾·弗勒里,光度測量專家)為副主任,負責在巴黎開展各種教學任務。自此隨著聘請教師數量的逐漸增加,應用光學研究所的教學漸漸由應用科學延伸到了基礎物理領域,并將學制增加到2年。

    皮埃爾·弗勒里(圖源:維基百科)
    由于新資源和新人員的加入,原有的建筑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研究人員的需求。1966年,應用光學研究所在奧賽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究所,并轉移了部分實驗室。為了更好說明巴黎和奧賽的研究所同屬于應用光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為其機構設計了一個獨特的標志,該標志由交錯的I和O組成。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維基百科)

    1968及2006年應用光學研究所的標志(圖源:Institut d'Optique Graduate School)
    隨著研發人員的不斷涌入,激光、倏逝波和光子的自旋效應等研究方向也出現在了應用光學研究所的研究領域范圍內。1980年,作為法國光學委員會的一部分,它組織了第一次“Horizon de Optique”會議,該會議后來成為法國光學協會每兩年一次的會議。1998年1月,應用光學研究所又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合作實驗室,并以第一任董事Charles Fabry為其命名——Le Laboratoire Charles Fabry(查爾斯·法布里實驗室)。
    在此之后,應用光學研究所開始了其迅速且平穩的發展,其研究領域已經涉及到了幾乎所有的光學專業范疇內,而其研究也已經滲透到了工業技術的范疇,其中包括原子和量子物理中的光學、激光、非線性光學的材料和功能、信息光學、光學元件和加工、光學儀器、計量學和納米科學等。
    2006年,隨著研究所的繼續擴大,其研究人員認為當前的機構名稱干擾了研究所與外界企業和各項活動的良好溝通,于是展開了對機構名稱的再次研討。并最終選擇了“Institut d'Optique(光學研究所)”作為未來機構的新名稱,并為此重新設計了新標志。


    3、與工業“難解難分”

    現如今,光學研究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光子研究、教學、創新、商業創造、咨詢和工業發展活動于一體的中心,其光學和光子學領域的培訓、研究和創新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光學研究所已經成為從儀器光學和激光到量子物理學、生物光子學和納米技術等眾多學術領域的關鍵參與者,同時為了滿足教育和研究的需求以及保持自身處于科學和技術進步的最前沿,研究所與工業界始終保持密切合作的關系,并參與了眾多的計劃和合作項目。
    首先,為了對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市場轉化,在國家研究機構(ANR)的大力資助下,研究院和制造商們合作建立了一個共同實驗室——Labcoms。合作的制造商包括Starlight(MIH集團的子公司,已成為照明、電光裝飾、光源、氣候工程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主要參與者)、iXblue Photonics(專門從事海洋、自主和光子技術設計和制造的公司)、Amplitude(一家全球性公司,專門設計、開發和營銷用于醫療、工業和科學領域的超短激光器)和Immersion(面向工業和研究領域的創新沉浸式和協作3D技術的主要國際參與者)等。
    其次,為了加強工程師的培訓,研究所開發了三種獨特的培訓方式供其學生進行選擇,且每一種均可獲得高等光學學位(SupOptique,光學研究所特有的學位稱號)。
    第一種是傳統的經典派(Filière classique),這種方式與其他大多數高校和研究所相同,即在3年內遵循學校工程專業的科學教學,實踐工作和培訓課程。
    第二種是創新創業派(FIE),這同時也是法國最好的學生技術創業培訓課程之一,學生可以在第二年開始加入FIE,并負責與科技公司或實驗室相關的創業項目。目前,該項培訓方式已經創建了20多家創新型公司,例如STEREOLABS(基于立體視覺和人工智能的3D深度和運動傳感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EFFILUX(歐洲工業LED照明的領導者)和IPSELIOS等。
    第三種學生還可以通過學徒制(CFA SupOptique)獲得工程學位,工程師學徒參加的培訓課程在學校期間交替進行,他們可以以雇員的身份從雇主那里獲得相應的報酬,且在第一年開始就進入公司進行學習,這使其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擁有更大的自由度,目前參與這一項目的公司及研究所包括CNRS、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和SAFRAN集團(賽峰集團是一家高科技的跨國集團公司,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擁有四大核心專業:航空航天推進、航空航天設備、防務-安全和通訊。)等。

    成為工程師的三種方式(左);參與學徒制工程師項目的公司及研究所(右)(圖源:Institut d'Optique Graduate School)
    最后,在光學研究所向工業領域靠近的同時,工業界也向其相向而行。自2000年起,便不斷有各種公司企業及相關機構向研究所提供各種支持和資助,其中便包括依視路、阿爾卡特朗訊和OPTIS(專門從事光和人類視覺的物理模擬,并于2020年10月1日和Ansys France合并)。


    4、成果人才輩出

    科研一直都是光學研究所的支柱之一,且目前該研究所處于國際最佳水平,旨在研究涵蓋與光學和光子學相關的所有主題。
    目前,該研究所最主要的三大實驗室分別為:查爾斯·法布里實驗室(Laboratoire Charles Fabry)、光子學數字和納米科學實驗室(LP2N,Laboratoire Photonique, Numérique et Nanosciences)和休伯特居里恩實驗室(Laboratoire Hubert Curien)。
    這三個實驗是隸屬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并與當地主要大學密切聯系的研究單位。現如今,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平均每天發表一篇國際科學文章,且每天被引用30次。
    此外,在光學研究所特有的SupOptique政策教育下,出現了一批批優秀的光學人才,其中包括blooscope(牛眼)的發明者Jean Blosse、隱形眼鏡研究的先驅Raymond Dudragne和Roger Bonnet、漸進鏡片(Varilux)的發明者Bernard Maitenaz(他同時也是依視路前首席執行官)、網格光譜儀的發明者André Girard以及發明變焦鏡頭的Roger Cuvillier等等。
    目前,光學研究所的校區已經輻射到了法國的全部區域,其研究成果及教育政策也惠及到了全球范圍,正如他們在2017年,百年慶祝之際所表達的那樣:“Institut d'Optique經歷了一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及國際光學和光子學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