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報告總結肯定了我市2021年的工作,并對2022年全年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市區深入實施市委“1+6+3”工作安排,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中提速。蓬江區科工商務局將深入學習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市委“1+6+3”重要工作部署,牽頭落實好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商務工作,以開局即加速的精氣神、“拼搶趕超”的進取姿態,抓住關鍵、精準發力,積極推動蓬江區社會經濟穩步快跑。
聚焦科創,落實好科創倍增和聚才引才行動,全面提升科創軟硬實力 一要多方位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 2021年,蓬江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共488家,轄區內企業科創水平持續提升。2022年,區科工商務局將繼續針對性地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著重支持區內產業鏈企業和一校一院及省內外其他高校院所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鼓勵區內企業開展企業技術合同認定,重點推動智能家電、激光等重點領域科技成果轉化。 二要聚力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 推動江門人才島、珠西創谷、群華科技園、華南激光谷等載體建設,大力引入新型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等創新載體,加快廣東省科學院江門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推動珠西創谷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支持深圳科技園江門園區構建“廣深港澳研究孵化-蓬江落地發展”合作模式,積極融入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三要大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集聚新高地 充分發揮廣東省科學院江門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優勢,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團隊落戶,為蓬江經濟發展提供科技人才力量,點燃“人才引擎”。
搶抓機遇,落實好工業突破和產城融合行動,打造高水平產業集群
2021年,全區“3+2”產業集群規上工業總產值超630億元,2022年,將繼續把握省培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市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的機遇,落實市“工業振興”“園區再造”工程,圍繞“3+2”產業集群,堅持產業引領、重大項目帶動、重點企業支撐,努力構建“鏈主企業+骨干企業+高成長企業”的產業生態。
一要支持本地企業做大做強 加大市新春暖企惠企十條的宣貫力度,落實好企業服務、完善企業訴求跟蹤辦理機制,鼓勵企業把握機遇加快發展。 二要聚焦產業鏈招商 加快謀劃在廣佛莞深等地設立招商辦事處,圍繞五大產業積極對接優質項目線索,形成“招引一批、簽約一批、動工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局面,力爭今年在50億元項目招商上有所突破。 三要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2021年,蓬江區加快謀劃建設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蓬江片區,已開展先行啟動區的征地和規劃編制前期工作,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蓬江健康食品特色產業園,加快規劃智能家電產業園。 2022年,區科工商務局將牽頭做好園區招商,面向深莞、廣佛、歐盟,積極承載大項目、大產業、大集群;同時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蓬江片區,加快啟動區、先行啟動區的配套建設,全力推進健康食品特色產業園、智能家電產業園、華南激光谷建設,提升產業能級量級。
發揮支撐,落實好融合開放行動,突顯主城區引領功能 一要聚焦消費升級 實施擴大內需計劃,加大對商圈升級改造、宣傳造勢,持續打響環五邑華僑廣場商圈的知名度,推動啟明里—長堤風貌街持續活化,優化老城區商圈布局。鼓勵商圈企業節假日推出促銷活動,把握市新春暖企惠企十條的政策紅利,擴大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培育夜間經濟消費新業態,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來旅游消費。 (周華東 攝) 二要提高外貿發展水平 拓展江門電商(數字)產業園建設,繼續引入更多電商服務機構、指導區內企業拓展線上市場,優化江門市進出口商品展銷中心,借助“一帶一路”合作倡議、RCEP協定等契機,推動“蓬江制造”從“產品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