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東湖高新區工委(擴大)會宣布,2022年光谷將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聚力建設世界一流東湖科學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光谷”,全年GDP沖刺3000億,到2025年達到5000億元。
不過一個月時間,這份規劃就落到了更實處。3月20日,正值春分,湖北東湖科學城光谷國際綠色激光產業基地在未來科技城正式啟動。東湖高新區現場發布《湖北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湖北東湖科學城建成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國際領先的激光產業集群,到2025年,湖北東湖科學城激光企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實現新增上市激光企業不低于5家。
■ 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方陣
光谷是中國激光產業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基地之一,誕生了包括銳科激光在內的一批激光龍頭上市企業,2020年,銳科激光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4.4%,位居國內龍頭、全球第二。
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激光產業集群總體目標,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銳科激光、華工科技等一批企業發展成為原創能力強、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品牌美譽度的行業排頭兵,持續涌現一批活力強勁、勇于開拓的規模以上企業。
到2025年,規模以上激光企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帶動激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在激光制造、激光雷達、激光顯示、激光醫療等若干細分領域實現快速發展,實現新增上市激光企業不低于5家。到2035年,規模以上激光企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帶動激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總收入超過1萬億元,打造萬億級激光產業集群,成為“光芯屏端網”產業發展的增長極和核心支撐力量。
■ 形成國際激光技術創新高地
1971年,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設立激光課題組,開啟中國激光技術研發的序幕。50多年過去,光谷激光企業創下了多個“第一”:銳科激光成為國產光纖激光器第一品牌、全球第二,與華工科技參與制定我國激光產品類首個國際標準“工業用光纖激光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華日激光紫外激光器、奇致激光醫療美容設備、逸飛激光鋰電池加工設備等在各自細分行業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國內第一;7000瓦二氧化碳激光器、萬瓦光纖激光器、百瓦級超快激光器等產品實現國內首臺套產業化……
創新是光谷的魂,也是壯大完善激光產業的核心關鍵。規劃提出,到2025年,攻克泵浦源、諧振腔等一批激光器芯片材料和元器件關鍵核心技術;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激光在航天航空、海洋船舶等領域的復雜構建制造、增材制造等一批高端工藝;研制飛秒、皮秒等超快激光器、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和50萬瓦級及以上的光纖激光器。建設激光技術創新中心,搭建激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創新載體,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
■ 構造“一核多點”激光產業空間布局
伴隨著湖北東湖科學城光谷國際綠色激光產業基地正式啟動,包括銳科激光技術與產業創新研究基地、奔騰激光武漢研發制造基地、逸飛激光智能制造裝備總部及研發基地、激光產業基地商業綜合體、三豐智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根據規劃,湖北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集群將構造“一核多點”激光產業空間布局,并最終向光谷科創大走廊輻射帶動。
規劃3600畝的光谷國際綠色激光產業基地正是其中的關鍵“一核”,作為湖北東湖科學城七大功能區之一——光電信息產業集聚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創新平臺區、企業集聚區和配套服務區三部分。
其中,創新平臺區沿高新大道創新主軸,規劃布局以激光技術創新中心和激光湖北實驗室為核心,集光量子技術與應用總體部、大型科研創新機構與高精尖企業研發總部于一體的研究機構和平臺;企業集聚區沿未來二路,打造以龍頭上市公司為支撐的激光器和高端激光設備的生產制造基地,建設上市公司總部基地,并圍繞激光上下游核心環節開展技術成果轉化,培育一批中小微創新企業。
此外,結合湖北東湖科學城區域產業基礎,在華中科技大學與光谷科學島等開展激光原始創新,在光電子產業園開展創新孵化,在生物城和智能制造園開展激光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形成五大支撐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