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工藝是光伏下一代電池片技術中的點睛之筆
激光具備精準、快速等優勢,可較好控制能量轉換損耗,因此其在光伏尤其電池環節具備較大應用前景。尤其是當下高效電池技術迭代迫在眉睫,在TOPCon、HJT、IBC等其他高效電池技術上,激光工藝在降本、增效潛力大,一旦實現技術突破,將為組件公司帶來巨大增益(例如激光摻硼技術有望帶來2000萬/GW/年的增益)。
卡位之戰:綁定電池組件龍頭的激光設備公司,才具備投資價值,高毛利水平可能成為行業常態
在光伏新工藝突破窗口期,設備企業必須綁定頭部電池組件企業,與客戶深度配合,不斷試錯,才有可能實現技術突破,當前正是卡位之戰的關鍵時刻。對設備公司而言,誰與龍頭綁定,誰能實現突破,可能其他人再進入這一領域,難度成倍增加,從而構建高毛利壁壘。
對于電池組件公司而言,實現激光設備的良好應用,將進一步提升轉換效率降低成本,強化產品競爭力,同樣是新一代電池技術的卡位之戰。我們認為,目前新電池技術發力最大、速度最快的頭部公司分別為晶科、隆基,并分別代表TOPCon和xBC兩種方向,其將形成目前高效電池技術發展主要力量并實現共存,而分別與其形成穩定合作關系的激光設備供應商海目星、帝爾將集中受益。
激光技術在TOPCon/HJT/xBC電池片領域均有專業應用,是高效電池組件轉型過程中產業鏈最大α之一,市場空間將成倍打開
不同電池技術路線有著各自膜層結構設計特點,生產工藝和設備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目前各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專用激光設備包括:PERC-激光消融、SE激光摻雜;TOPCon-激光硼摻雜/擴散;HJT-LIA激光退火/修復;IBC-激光無損刻蝕/消融,雖然目前市場空間還很難界定,但從PERC向更高效率的電池轉型,激光技術的市場空間將成倍打開。
除了針對各路線的專用工藝外,通用激光工藝也具備較強推廣潛力
除了專用激光工藝以外,還有較多激光工藝可不局限于電池結構,進而顯著降低電池成本、提升效率良率。其中部分激光工藝目前由領先設備企業在頭部電池試驗過程中積極推進驗證,后續也有望形成廣闊應用空間,具體包括激光轉印、電鍍激光開膜、激光無損劃片、LID/R激光修復、MWT激光打孔等工藝。
投資建議:激光工藝是新一代技術紅利,核心技術的掌握者將很快在財務報表上兌現紅利
我們判斷,激光工藝一方面能夠在技術初期幫助光伏企業建立高壁壘,另一方面也能在紅利擴散中助力光伏企業保持領先,值得重點跟蹤。
尤其是新工藝的應用進展,其將助力相關企業持續提高差異化競爭力。重點推薦電池組件龍頭公司,首推晶科能源、隆基股份,關注鈞達股份、中來股份;同時建議關注激光設備核心供應商帝爾激光、海目星(機械標的)等。(以上標的排序不分先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