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拒絕光污染,禁止照明激光直射居民家

    激光制造網 來源:解放日報2022-08-01 我要評論(0 )   

      一道刺眼的激光直射在居民樓窗戶上,這樣的光污染讓不少人不勝其擾。今天起,新修改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居民類似的困擾將得到改善。根據條例,除了...

      一道刺眼的激光直射在居民樓窗戶上,這樣的光污染讓不少人不勝其擾。今天起,新修改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居民類似的困擾將得到改善。根據條例,除了外灘、北外灘和小陸家嘴地區,本市明確禁止設置直接射向住宅居室窗戶的景觀照明。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銳說,這部劍指光污染的法規,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改革,更好地提升本市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光源不符要求,應及時調整

      近年來,城市光污染問題逐漸顯現。戶外廣告招牌、電子屏、景觀照明、監控照明等城市光源的過度照射,給居民生活、交通安全等帶來負面影響,有時抬頭已難看見浩瀚星空。

      不少專家建議,要盡快解決光污染沒法管、沒人管的困局。光污染治理正是此次條例修改的重點。閻銳表示,此次修法重在聚焦和破解人民群眾身邊的光污染環保難題,拓展治理覆蓋面,同時強化完善污染治理相關機制舉措。

      記者注意到,條例修正案在整合現有光污染防治措施基礎上,作了進一步完善、升級,強化源頭管控,要求在道路照明、景觀照明等城市照明相關規劃中明確分區域亮度管理措施。其次,強化綠色照明,要求住建、綠化市容等部門應當依據城市照明相關規劃和節能計劃,完善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網絡(系統),推廣使用節能、環保的照明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照明的綠色低碳水平。

      光污染給交通安全埋下巨大隱患,交通補光燈“亮瞎眼”問題多次上熱搜。此次修法強化技術要求,明確道路照明、景觀照明以及戶外廣告、戶外招牌等設置的照明光源不符合照明限值等要求的,設置者應當及時調整,防止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車輛、船舶安全行駛;同時,在監控設施建設過程中,應當推廣應用微光、無光技術,防止監控補光造成眩光干擾。

      直射住宅窗戶,最高罰五萬

      不少居民生活受到“白夜”襲擾。有住戶反映,部分商場的LED電子屏、工地照明設備等多領域夜間照明時間過長、亮度過高,存在光污染。執法人員在現場手持數字照度計檢測僅5分鐘后,便出現眼睛干澀、流淚不良反應。有居民在徐家匯、南京東路等商圈現場檢測刺眼光源,光源峰值均超出一定標準。

      這次修法強化居住環境保護,明確在居民住宅區及其周邊設置照明光源的,應當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光照射向住宅居室窗戶外表面的亮度、照度,還進一步對直接射向住宅居室窗戶的投光、激光等景觀照明予以明確禁止。

      此前審議中有委員提出,景觀照明直射住宅居室窗戶,是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光污染擾民現象,應當最大限度予以限制,嚴格控制在黃浦江光影秀既有核心區的范圍內。為此,修改后的條例明確,“禁止設置直接射向住宅居室窗戶的投光、激光等景觀照明。在外灘、北外灘和小陸家嘴地區因營造光影效果確需投射的,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合理控制光照投射時長、啟閉時間,并向社會公布。”

      立法還明確了相應罰則,違反本條例規定,設置直接射向住宅居室窗戶的投光、激光等景觀照明,或者在外灘、北外灘和小陸家嘴地區投射不符合控制要求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拆除;逾期不改正或者拆除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