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間,藍特光學發布公告稱,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約為2.02億元,同比減少2.73%;凈利潤約0.47億元,同比減少38.53%。
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藍特光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長條棱鏡業務受終端產品技術更迭及方案設計變更影響,銷售收入相比上年 同期大幅下降,同時公司近年著力開發的車載業務開始發力,上半年玻璃非球面業務實現銷售收入0.68億元,同比增長48.74%。上述業務結構的調整導致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2.49個百分點,從而對公司利潤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此外,藍特光學就募投項目進展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其表示,公司微棱鏡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累計投入0.94億元,投入比例為45.06%。微棱鏡產品運用到光學玻璃精密冷加工、鍍膜、光刻、膠合、絲網印刷等技術,生產過程較為復雜,產品主要應用于手機潛望式攝像頭等各類光學模組中。公司的微棱鏡產品可以有效幫助提升智能終端產品光學變焦與成像性能,提升用戶產品使用體驗,擁有較為良好的市場前景。
同時,其直言,公司高精度玻璃晶圓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由于下游市場應用的原因,較原計劃達產時間有所延后。AR 產品雖然目前全球市場規模仍然有限,硬件技術還面臨著芯片、光學顯示、通信、功耗、體積重量等多方面的挑戰,但AR產品已展現出巨大的未來市場潛力,也吸引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公司在AR 領域具有深厚沉淀的研發能力與量產交付能力,力爭在行業爆發時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而在技術研發方面,今年上半年藍特光學研發費用投入達0.2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47.02%。
資料顯示,藍特光學的主營業務為光學元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在精密玻璃光學元件加工方面具備突出的競爭優勢和自主創新能力,在玻璃光學元件冷加工、玻璃非球面透鏡熱模壓、高精密模具設計制造、中大尺寸超薄玻璃晶圓精密加工等領域具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成果,形成了光學棱鏡、玻璃非球面透鏡、玻璃晶圓等多個產品系列,主要應用領域為消費電子、光學儀器、AR/VR、汽車智能駕駛、5G光通信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