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設備核心零部件激光器,今年上半年延續價格激戰。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連續多年的價格戰讓部分激光器龍頭企業走到了虧損邊緣。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透露,中國激光器行業未來發展潛力依然巨大。同時,包括華為、易方達等各類資本也在不斷涌入行業。
龍頭企業逼近虧損 激光設備在工業制造業中廣泛應用于打標、切割、清潔和焊接等場景,而激光器在激光設備中成本占比約七成。2013年,國內主流產品光纖激光器價格就開始持續下降。最近兩年,價格戰更是轉向中高端市場。 而持續不斷的價格戰,開始傷及行業龍頭。 國內激光器行業龍頭主要為銳科激光、創鑫激光和杰普特等。其中,上市公司銳科激光收入基本來自激光器。其2022年半年報顯示,銳科激光上半年盈利降幅超九成,扣非后凈利潤降至723.68萬元。 公司解釋稱,激光器下游設備集成商開工率不足,市場需求整體疲軟;為穩固公司龍頭地位,保證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公司采取了較為激進的銷售策略,下調了激光器價格,導致銷量雖然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但營業收入同比略降,盈利能力承壓。 持續降價后,銳科激光主營產品連續光纖激光器毛利率大幅下滑。 杰普特在半年報中提示,隨著激光器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公司激光器的平均毛利率將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將可能導致利潤總額出現大的降幅。 資金在持續涌入 中科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區域發展與產業情報部主任葉茂認為,中國激光產業競爭激烈,短期盈利下降,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一方面,中國激光設備在宏加工領域國際競爭力顯現,出口越來越多。另外,在新興產業,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激光設備表現非常好。 宏加工是以連續激光為主的中高功率粗加工,主要用于加工鋼材、有色金屬等大結構件。 銳科激光創始人、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閆大鵬認為,激光設備的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挖掘,一些新的領域有待開發。“激光清洗、焊接領域市場空間還很大。” 出于對行業未來的看好,激光企業正在積極奔赴資本市場謀求發展。宏石激光、金橙子、逸飛激光等企業正在上市途中,金威刻、泰德激光、中科微精、原點智能、鐳明激光等精密激光設備企業最近也紛紛宣布完成融資。資金也在真金白銀地加碼激光賽道,如科創板公司德龍激光在二季度就獲得了多路資金的買入,包括易方達、摩根大通等機構投資者,以及以葛衛東為代表的部分牛散投資者。 另外,天眼查顯示,最近,特種光纖供應商武漢長進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華為關聯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新增股東。特種光纖也是激光器的核心零部件之一。 價格戰何時休 “激光器降價今年就沒停過,尤其6000瓦-12000瓦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甚至20000瓦也開始打價格戰了。”葉茂告訴上證報記者。 據透露,去年年初激光器每瓦價格約30元,去年底降到了20元,現在降到了15元,即今年以來降幅25%左右,其中高端激光器降幅甚至達30%-50%。 而再往前回溯,三四年前,1萬瓦的激光器價格要150萬元,而現在最低只要20萬元不到。 最近十年,價格戰伴隨著激光器行業發展。光纖激光器開山鼻祖是美國IPG,其長期壟斷中國市場。2009年,銳科激光調Q光纖激光器小批量供貨。2013年,銳科激光成功研制中國首臺萬瓦連續光纖激光器,這成為行業里程碑事件。之后,我國激光器開啟了國產替代之路。2018年,IPG中國市場收入首次出現下降,去年底市占率降至28.1%。 從去年開始,IPG中國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預計IPG最新在華市場份額或降至20%左右。 葉茂預測,在市場缺乏足夠景氣度的大環境下,下半年激光器價格戰或延續,但降價空間已經很有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