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德國激光雷達公司 Ibeo 在官網宣布,已向漢堡破產法院申請破產,其自行管理的破產程序獲得了批準。
申請破產的原因是 " 無法獲得進一步的增長融資 "。首席執行官 Ulrich S.Lages 博士以及首席運營官 Christophe Minster 在現場視頻通話中向 Ibeo 員工介紹了當前情況和下一步行動。
自 2022 年 5 月以來,公司管理層一直在與潛在投資者進行談判。臨時托管人目前正與董事總經理一起審查重組方案,并將繼續有針對性地尋找投資者。
漢堡(德國)、埃因霍溫(荷蘭)和底特律(美國)部門的業務仍在全員運營。400 多名員工的薪水已經確保到 11 月底。
接近 Ibeo 人士向汽車商業評論透露," 這次 Ibeo 破產申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公司從政府那里獲得支持,擺脫之前的債務負擔,獲得新的投資者,完成重組。"
創立于 1998 年的 Ibeo 堪稱車載激光雷達的鼻祖,正是它與法雷奧和奧迪三方的合作,才促成了全球首款 L3 自動駕駛量產車奧迪 A8 的問世。
2000 年,Ibeo 被德國傳感器系統供應商 Sick AG 收購,9 年之后又脫離 Sick AG 獨立經營,開始專注于智能駕駛方向激光雷達系統的開發。
2010 年,Ibeo 開始和法國零部件企業法雷奧合作,共同開發車載激光雷達產品 SCALA。7 年以后,隨著奧迪 A8 上市,SCALA 終于實現了上車量產。
不過,Ibeo 在長達 25 年的發展過程中,鮮有融資的消息公布,至今其公開可查到的股東有兩家。
2016 年,德國零部件企業采埃孚看中了 Ibeo 激光雷達和環境感測算法專業技術,收購了其 40% 的股份。2021 年,中國電聲元器件制造商瑞聲科技成為 Ibeo 的股東,并計劃將自己在光學和成像方面的專業技術,融入 Ibeo 新一代汽車產品。
作為車載激光雷達行業的 " 前浪 ",Ibeo 如今的境遇也能反映目前行業的尷尬現狀:看上去熱熱鬧鬧,但有些企業的融資已經成了問題,更不要說盈利了。
全球知名市場研究與戰略咨詢公司 Yole Group 旗下的 Yole Intelligence 公布的 2021 年激光雷達企業總營收排名來看,前 5 名都是工業與測繪領域供應商;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禾賽科技排名第 1 ( 總排名第 6 ) ,速騰聚創排名第 2 ( 總排名第 10 ) ,Velodyne 排名第 3(總排名第 13),Ouster 排名第 4(總排名第 15)。
從中不難看出:在激光雷達領域,國外公司有先發優勢,但是隨著中國智能駕駛行業的發展,國內激光雷達公司在快速崛起,并開始趕超國外對手。
Yole Intelligence 認為,未來 5 年,激光雷達整體市場仍將延續強勁的增長勢頭,或以 2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增長,到 2027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63 億美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激光雷達產品量產上車,行業前景還是可觀的。蛋糕會有,只不過是由誰來吃的問題罷了。
從行業先驅到進入破產程序,Ibeo 給激光雷達的同行們敲響了一記警鐘。
當然,Ibeo 的處境也與當下德國糟糕的經濟環境相關。
今年 8 月中旬至 9 月初,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對 593 家德國公司進行了一項調查,58% 的公司稱正面臨重大挑戰,34% 的公司擔心存續問題,25% 的企業打算遷移部分業務到國外。調查還指出,目前有十分之一的企業已減產或停產。
根據德國哈雷經濟研究所(IWH)的數據,由于能源成本上升和供應鏈瓶頸,德國 8 月的破產申請增加了 26%。
破產申請的名單上包括老牌汽車內飾供應商施耐德博士集團、衛生紙生產商 Hackle 等有近百年歷史的企業。現在,名單上又多了個 Ibeo。
Ibeo 首席執行官 Ulrich S.Lages 博士。
2022 年 7 月,Ibeo 透露已經開始 ibeo NEXT 固態激光雷達傳感器 B1 樣品的驗證。驗證項目成功完成后,即可開始傳感器的批量生產。量產將由 Ibeo 聯合股東采埃孚共同執行," 長城汽車將使用 ibeo NEXT 傳感器 "。
Ulrich S.Lage 仍然對未來表示樂觀,"Ibeo 未來的技術在蓬勃發展的全球自動駕駛市場上有很好的機會。這使得 Ibeo 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如果能通過破產重組盡快調整負債,如果激光雷達產品也能如期量產上車,Ibeo 應該還能重回發展軌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