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智能裝備成鏈群,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沖刺萬億級

    激光制造網 來源:南方日報2022-11-03 我要評論(0 )   

    廣州汽車制造使用穗產總拼焊裝生產線。產業分布彰顯發展格局,區域定位顯露騰飛雄心。兩年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集群競賽方式,遴選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重點培育對...

    廣州汽車制造使用穗產總拼焊裝生產線。


        產業分布彰顯發展格局,區域定位顯露騰飛雄心。

        兩年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集群競賽方式,遴選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重點培育對象,瞄準萬億級的規模打造集群發展新優勢,廣東省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脫穎而出。

        兩年后,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蓬勃發展,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意義深遠。

        超過8000億元的產值預示著粵港澳大灣區下一個萬億級產業正在成形,10000多家上下游企業突顯產業鏈突圍發展的穩健韌性,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正在珠江出??诘乃淖鞘兄g重構創新鏈規律和產業鏈邏輯,成為新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動力源。

        “A字形”格局,孕育萬億級產業集群

        裝備產業是“生產機器的機器”,也被稱為“工業母機”,智能裝備則是汽車、電子信息、軌道交通、家具建材等制造業的基礎,作為穩經濟的重要一環,在經濟和產業鏈條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四個城市合力創建,上下游產業鏈協同錯位發展,一個萬億級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正在成形。

        從高空俯瞰粵港澳大灣區,四個城市分列珠江出??趦蓚?,中間由廣州南沙相連,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形成一個筆畫完整的“A字形”格局。

        珠江出海口北端,廣州布局智能成套裝備和關鍵零部件,以廣州開發區為軸心,以增城區、南沙區、番禺區、白云區和中心城區為依托,產業鏈完整、企業構成合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東側,深圳布局無人機和激光加工裝備,激光智造產業全國領先,產業基礎和產業鏈完備。東莞布局電子制造裝備和工業機器人,從核心零部件到系統集成商的機器人產業鏈條日漸清晰。

        西側,佛山布局輕工和金屬加工裝備,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化技術應用智能裝備產業高速發展。

        這個“A字形”格局,質如其形,全國領先。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促進機構、廣東省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會長吳智恒說:“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了規模生態,喬木參天,灌木繁茂。”

        ——分量重,該集群是全國規模領先、品類最多的智能裝備集聚區域,2021年總產值超過8000億元,有望成為廣東下一個新萬億級產業;其依托的廣深佛莞四市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均居全國前列。

        ——鏈條全,該集群擁有1000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了涵蓋上游原材料及關鍵基礎零部件、中游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專用設備、下游細分領域系統集成應用,以及檢驗檢測與公共服務等較為完整的智能制造產業體系。

        ——動力強,該集群規上企業近5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100家。

        培育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發展目標,當前的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正在集中優勢資源向“世界級”邁進,努力成為全球智能裝備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策源地之一。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在新的格局下,能為制造業帶來什么?佛山和深圳兩家智能裝備企業共同選擇的開放式創新,是一個亮眼的答案。

        位于佛山順德的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里,一個近兩層樓高、比3個羽毛球場大、單塊模板鑄造相當于23頭亞洲象重量的巨型裝備引人注目,這是該公司今年研發成功的超大型注塑機?!白畲箧i模力可達9000噸?!币林芗夹g人員張敏說,這為我國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石化管道等領域解決了超大型透明塑料件成型一直依賴外國產品的問題。

        伊之密負責人在全球創新中心奠基儀式上致辭時談到創新理念,“不單打獨斗,要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睓C械裝備是佛山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伊之密的開放式創新還將對家電等佛山多個其他產業發揮支撐作用。

        深圳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把開放式創新稱為“激光+”,利用激光及元器件技術優勢,切入上下游的新能源鋰電、光伏、顯示與半導體、PCB行業等賽道,銜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在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多點開花,旗下一家家具有競爭力的子公司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裂變成上市公司。

        在大族激光副總裁陳焱看來,“激光+”“+”出一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是深圳先進制造企業應有的創新底色。

        伊之密和大族激光是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企業的持續成長是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化躍升的動力源,其成長之路也展現了廣東裝備產業“先天不足、后天培育、滿天星斗、韌性極強”的發展特點。

        所謂“先天不足”是指廣東裝備產業曾經規模和體量較小,產業主體多是食品飲料產業帶動的食品包裝機械、小家電產業帶動的塑料機械。如今,廣深佛莞四個城市形成以自主品牌為特色、以星群結構為特征的智能裝備產業鏈,帶動著廣東裝備行業規模和體量發展為全國領先。

        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后,“后天培育”進一步提速,集群中81家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8000余家投融資機構等要素快速聚集。

        這個集群還“滿天星斗”撒向全球,四個城市智能裝備產業年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0億美元,年出口額超300億美元,產品與服務覆蓋100多個國家或地區。

        “韌性極強”的產業鏈在行業多個細分領域都有龍頭企業穩鏈控鏈,大族、匯川數控等企業在激光器、智能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領域擁有自主品牌;大疆、科達等企業在無人機、陶瓷機械等裝備領域世界知名。

        “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是采取‘賽馬’方式從全國遴選出的25個優勝者之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規劃研究所所長程楠認為,集群經過兩年的培育發展,為當地穩定工業經濟發展、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日益成為產業創新策源地,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地,重大創新項目承載地,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

        重塑大灣區區域競爭力

        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在新的格局下,正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塑造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集群帶來的集聚效應,激活了單個城市的經濟活力。

        近期,廣州琶洲新港東路人流重現,兩場裝備制造線下展會在馬路兩側的展館接連舉辦,這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當下尤為少見。

        率先召開的是第二屆國防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業發展大會,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龍頭企業、權威機構、前沿專家云集。廣州匯專機床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精密工具、關鍵部件、數控機床三個產業均有布局的“老裝備”,在展會上,不僅向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交付了超聲綠色高效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還與對方簽訂了合作戰略協議??偨浝項钚陆ㄕf,“面對國內外經濟發展諸多不穩定因素,展會的召開很解渴。”

        隨后,2022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召開,這場已經舉辦了12屆的老展會,今年展會規模達40000平方米,會場內3米寬的主過道依然一度摩肩接踵,多個論壇活動也坐滿了聽眾。450多家業設備制造商、集成商等企業前來參展,國內外超40000名專業觀眾進場參觀和采購。廣州精新澤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專門安排了多位工程師坐鎮,不僅賣產品,更希望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采購商的聯動?!?/p>

        集群帶來的集聚效應,更激活了四個城市的區域協調發展潛能。

        在《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被放在了“廣佛全域同城化引領區”,是兩座城市大力共建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首個,其總規模甚至要超過2萬億元。而廣州和佛山目前暫時還沒有規模破萬億的產業集群。

        東莞作為世界制造工廠,在部分外資企業離開后,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的內資積極進駐,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已成為東莞第二大支柱產業,產業規模先后于2017年和2021年突破500億元、1000億元大關。東莞為了進一步做實產業基礎,出臺新政提出五大任務、六大工程,三年內實現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過5400億元。

        同時,粵機質協作為集群促進機構,建立跨區域協同機制,實行“1+4+N”協作服務推進模式,在廣深佛莞四地設立分支機構,正在促進市場、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的協作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云中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處于產業高端化進程中,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提升產業供給能力,建立高質量的供給體系,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將形成持續激活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